临邑恒源小学民俗活动进校园

  本报讯(通讯员 周爱玲)自临邑县恒源小学组建大课间活动小组以来,三年级二班学生滕玉洁老是缠着班主任老师“请缨”:“老师,我要参加咱们学校的腰鼓队,要么参加秧歌队也行……”现在,在恒源小学,像滕玉洁这样主动要求加入活动小组的学生还有很多。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如何合理有效开展以前却是这所地处鲁西北的农村小学的难题。为解决大课间活动学生参与少、参与难的问题,今年,恒源小学把大秧歌和欢乐腰鼓搬到了大课间。秧歌舞和欢乐腰鼓是农村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身在农村的教师大多参加过农村的秧歌队、腰鼓队,班主任老师基本都能胜任班内腰鼓和秧歌的训练和组织工作,这就解决了大课间活动的师资问题。有些特别热爱乡土文化的任课教师也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担任大课间活动的指导老师,大课间和学生一起舞动鼓槌、彩绸,扭起欢快的秧歌,打起开心的腰鼓。教师们说:“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逼着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