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说话”

本报记者 李长海
  “李屯乡在发展教育上一贯是用事实说话。”说这话的是禹城市李屯乡党委书记于志祥。
  这位喜欢用事实说话的书记,近年来扎扎实实地为该乡的教育办了不少实事。
  该乡财政比较困难,但是近两年来先后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对幼儿园进行达标改建,对部分小学进行整修扩建,为乡中学建起了教学楼。
  “农村幼儿园小、乱、差的问题,目前在李屯乡已彻底解决。”该乡幼教辅导员于桂青说。她介绍说,过去全乡有幼儿园16所,大多是家庭式的,一个农家院收二三十个孩子就是一个幼儿园,保教质量差,群众意见很大。去年,乡里下大气力整顿学前教育,通过“关、停、并、转”,最终保留5所幼儿园,选配专业教师任教,并投资60余万元对幼儿园进行整改扩建,配备了6万余元的教具,使各幼儿园都达到了农村一类园标准。
  在该乡丁寺小学,校长高兴卫激动地说:“以前,学校前后的活动场地比教室低近1.5米,一下雨就成为池塘、泥沼,师生苦不堪言。今年春天,乡领导到学校调研,当场拍板对校园进行修整。乡里不但调土3000多立方米填平了洼地,还投资70多万元改造校舍,翻建院墙,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于书记的“用事实说话”还表现在他对教师队伍的关注上。每年市里组织教师招聘,他总是“盯”在教育局,要求尽可能多地为李屯乡增加优秀教师。他的观点是:“没有好老师,何来教学的高质量?”部分教师在城里购房居住,上下班需往返70多公里,交通成了大问题。在他的筹划协调下,学校为教师开通了免费班车,解除了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说:“有了班车,老师们可以更加专心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