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城里的学生又回来了

本报记者 任甲斌
  “原来让孩子去城里学校借读,很不方便。现在,孩子不用走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6月24日,莱芜市高新区鹏泉街道福山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岩的家长王新峰对记者说。和王岩同学一样,福山小学已有20多名转到城里的学生又转回来了。这是该街道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结果。
  走进福山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舒适的学习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尽收眼底。如今的福山小学已经成为全市设施最好的学校之一。
  在该校一年级教室里,年轻漂亮的女教师操着标准的普通话,正在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们上课。她的手在电子白板上轻轻一点,多彩的图片、文字,生动的画面不断变换着,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到了知识。谁又曾想到,这所偏僻的山区小学,2009年之前还是“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36间平房教室全部是危房,教师大多为50多岁的民办教师。“现在区里给我们分配来了9名本科毕业的年轻教师,我们学校现在的办学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校长刘立安自豪地说,“目前,学校已成功创建为市级规范化学校,正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
  为推进教育均衡化,该街道将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建设相结合,对全街道的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通过合并新建、维修加固、配套设施统一配备等方式,逐步使农村学校全部达到城市学校建设标准。先后投资2400万元,将老鸦峪小学、郭家庄小学、孝义小学和高新区实验小学合并新建为滨河小学,将柳龙崮小学、东龙崮小学和福山小学合并新建为福山小学。所有新建学校都按抗震8度设防要求建设。在新建学校的同时,维修加固已建学校校舍2000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隐患。今年,又规划投资2863万元,力争年底前全部完成6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目前,投资1500万元、由大石家小学和汶阳联小合并新建的汶阳中心小学,投资1170万元的滨河小学二期工程,投资210万元的墨埠小学、冯家林小学、程故事小学、大故事小学4所学校教学楼加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全部完工后,全区农村学校将全部达到城市学校建设标准。”街道教育办公室主任陈军说。
  学校内配设施由街道统一配备,并向农村学校倾斜。该街道按照新建一所、装备一所的原则,对新建学校完全按省级规范化学校要求配备。在福山小学,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全,活动场地充足,室内各种仪器、微机都非常先进。“滨河小学和福山小学是全市学校内配设备最好的。”陈军告诉记者。
  新聘教师、教师培训也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城乡教师队伍的均衡化。近年来,该街道招聘的115名教师中有88名充实到了农村教学一线。城乡中小学结成4组共建单位。各共建学校通过校长论坛、送课下乡、共同教研等活动逐步实现了办学条件一体化、教育管理一体化、教科研一体化,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教师队伍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