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科研兴教提质量促均衡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农村小学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英语教学难度较大,因此以前我上课时总是担心学生掌握不好,尽量多讲一些,一遍遍地灌输,课堂气氛比较紧张,课堂效率却很难提高,结果还教成了‘哑巴英语’。”临邑县翟家镇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刘凤芸回忆自己前几年上课的情景时说。“自从全县开展当堂达标教学改革两年多来,教师们的课堂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临邑县教育局局长潘国英说。
  潘国英告诉记者,临邑县农村区域大,东西狭窄,南北狭长,边远地区的学校距离县城较远,交流学习很不方便,再加上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念偏于陈旧,制约了全县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2008年底,临邑县果断抓住德州市全面推进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第一个申请成为“德州市当堂达标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县”。“我们下决心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全县一盘棋,合力促教改,狠抓科研兴教和课题带动战略,在全县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潘国英说。
  “当堂达标教学是目标教学理论框架之下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效率是生命,具体的方法则可以灵活多样。”德州市教科所所长王际海说。在市、县两级合力推动下,在王际海等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头脑风暴”的引领和具体指导下,2009年初,临邑县的当堂达标教学改革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
  与其他很多农村教师一样,习惯了教“哑巴英语”的刘凤芸在专家引领下开始寻求课堂变化。她尝试一上课就和学生一起明确认定当堂教学要达成的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与“兵教兵”交流互动,最后的课堂测评也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并逐渐形成了“听说读写,当堂达标”的基本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听说互动环节。“一段凤凰彩票之后,我发现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外作业减少了,学生也开始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和学生都不再那么累了。”刘凤芸说。
  在当堂达标教学改革中,临邑县以“当堂达标教学百项小课题研究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工作。“以往,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大多数教师没有教育科研意识,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教育科研无用论’、‘教育科研神秘观’等充斥教师头脑,有的教师甚至会说:‘我几十年没搞过科研,还不是照样教书?’”临邑县教研室主任余德忠说,“怎样让教师愿意搞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怎样才能对教师有用?我们认真调研后发现,关键还是要解决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问题,调动教师自主搞科研的积极性。”根据这一思路,临邑县让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自主选择申报小课题进行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来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以前一提到搞科研做课题,就是被动地等着上面分配任务,很多科研项目与自己的研究需求以及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没有多大关系,科研和教学‘两张皮’,教师就没了搞科研的积极性。”临盘镇教办副主任王志勇说,“在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典型带动、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的策略,首先选择有科研积极性的教师作为实验教师,鼓励其结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自主选择申报课题并开展研究,同时组织全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讨论,写出最佳教案,再进行分头授课。两年多下来,教师的无效教学环节减少了,说课评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搞科研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强了。”
  兴隆中学是一所地处偏远农村的中学,校园周围都是大片的农田和树木。“由于受学区小学师资和生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英语、数学等农村薄弱学科学生起点和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在小学升初中之后进一步凸现出来,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造成的‘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现象非常普遍,这成了农村学校教学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兴隆中学校长纪庆华深有感触地说。在开展当堂达标教学改革之后,纪庆华等人到外地考察调研,决定在全校英语和数学两科中开展“分层走班,当堂达标”教学改革实验,一名教师带两个不同层次的班,并在年终进行捆绑考核与奖惩,推动薄弱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兴隆中学英语课“分层走班,当堂达标”教学改革实验教师马红芳告诉记者,她在保证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了各自明确的当堂达标教学目标,学生每学期根据学习情况在各个层次间流动,避免了以往“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争取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都能“吃饱吃好”,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经过一年的探索,该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全县同年级中也表现出突出的优势。
  “搞教学科研,目的不在课题本身,而是要通过全县整体推进教学科研的方式,提高全县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科研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科研兴教的目的,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潘国英说。王际海曾多次到临邑考察指导,他欣慰地表示:“临邑抓住了当堂达标教学改革这个载体,深入推进百项小课题教学研究,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积极性提高了,‘老课堂’发生了新变化,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走上了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