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南张楼小学学生做起“木工活”

  本报讯(记者 蔡廷杰 通讯员 袁晓龙)日前,记者到青州市南张楼小学采访时看到,该校教学楼楼道里整齐悬挂着各种各样的木工作品。据该校校长张好国介绍,这些木工作品都是该校学生木工课上的“作业”。
  早在1993年,南张楼村就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实施了“中德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项目。在此项目的带动下,基金会为该校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木工室,让小学生学习简单的木工技艺。该校抓住这一契机,在学校推行“双元制”教学,让学生既学文化课,也学实用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最近该校举行的木工制作比赛中,学生王天雄制作的十二生肖、袁大海制作的雄鹰展翅和刘文制作的脱鞋器脱颖而出。王天雄在兴奋之余告诉班主任:“我找到了通往快乐之门的钥匙。我的作品被同学们争相传看……同学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
  在该校的校园内外,随处可以看到学生的木工作品:教室里的粉笔盒、草地上的告示牌、树上的爱心鸟巢、路口的警示标志……自从开设了木工课,学校再也不用因为课桌凳损坏找维修工了。孤寡残疾老人王大爷逢人便夸:“我的这支拐杖是学校的‘小木匠’送我的。”就连德国教育专家施密特看到学生的木工作品,都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