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樊林初中:为学生交通安全安装“保险杠”

本报通讯员 杨成 李恩跃
  高青县樊林初中目前有在校生670名,服务周围36个村,最远的村距学校约7公里,家长接送孩子比较困难。学校把学生交通安全当做头等大事,实行“分村管理,小组互助”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交通安全安装了“保险杠”。
  一进樊林初中校门,道路两侧的车棚里整整齐齐排放着学生的自行车。学校政教处杨长亮老师告诉记者:“为保证学生路上安全,我们在校学生的自行车是分村排放的,便于学生同来同往。”学校对学生按村分组。各村学生按10人左右分成小组,选派组长。要求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呈一路纵队,组长在前,副组长在后,避免学生路上追逐、抢路现象发生。同时,学校要求学生配戴交通安全帽,以引起过往车辆注意。学校对学生路上情况采取监督机制,发动学生对路上不遵守规则、不按分组安排脱离集体单独行动的同学进行监督,教师及时说服教育。
  “我们村有3个组,每天早晨6:45集合,上学放学我们都一块儿,路上相互帮助。有时有的同学自行车坏了不能走,几个同学就留下和他做伴,其他同学回家通知家长来接。”六年级二班学生邵震宇说。
  学校校长孙平介绍说:“我校在交通安全方面还实行教师包村制。学年初,学校把全体教师分配到各村,包村教师负责给本村学生分组、统计学生信息、选定小组长、建立包村学生安全信息档案。每天放学时包村教师首先到本村学生集合地点组织本村学生集体离校,同时了解学生在路上的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逢假期,学校都组织包村教师对本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要求包村教师经常与各小组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假期表现。同时,学校还严格落实教师接送学生制度。每天早晨上学时值班教师在校门口接学生,下午放学时值班教师与班主任送学生。每天放学时,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公路上那一串串交通安全小黄帽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安全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