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开辟特色育人之路
发布日期:2011-09-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012次
本报记者 胡乐彪 通讯员 徐良
2008年,全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号角吹响后,各地各学校都在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方面动起脑筋,做起“文章”。
枣庄市立新小学亦不例外。作为该校的“掌门人”,校长李敬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其实,近年来立新小学一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在特色育人上不停地做着探索。尤其是全省素质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李敬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创新、如何改善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
那么,李敬是怎样开始自己的创新行动,进而让立新小学在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影响甚大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采访。
创新之一:开设“大社会”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1987年,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的李敬来到枣庄师范学校任教。在这里,他做过教师,担任过团委书记和校长助理。由于学校主要面向全市培养小学师资力量,这让他与小学结下不解之缘。2002年,组织上任命李敬担任了枣师附小的校长。2007年春,他调任枣庄市立新小学校长。
记者面前的李敬心境平和、举止儒雅,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不过,他虽为人低调却做事果敢。工作20多年来,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李敬都始终保持着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勤奋、朴素之色,工作十分尽心,作出了不俗的业绩。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的主要功能。”李敬说,如果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进一步拓宽素质教育渠道。
一天,看着来来往往接送孩子的家长,李敬眼前突然一亮:多数学生家长综合素质高,工作专业性强,何不发挥这一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社会综合实践知识与能力呢?
想法一提出,立刻得到校委会的一致赞同。于是,学校根据家长行业特点,分期分批邀请他们到校为学生上综合实践课,内容涉及各个层次领域。如妇产科护士刘建华那节介绍婴儿出生时母亲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与危险,让学生们学会了感恩;孙祯的妈妈那堂安全教育课,使学生们知道了在遇到煤气中毒、触电、骨折等情况后,应当如何自救……
自2007年以来,立新小学先后请来500多名从事卫生、公安、消防、环保等工作的家长,登上学校讲台为学生上综合实践课。他们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从科学知识到做人道理,犹如渐次展开一幅幅绚丽的画卷,给学生们展现了一片亮丽的天空。
这种开放式的办学方式,也被家长和社会形象地誉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和“小课堂大社会”,受到广泛欢迎。
在李敬眼中,“社会大课堂”不仅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更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催化剂”。
“不同行业的家长,具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接触后,可满足全面发展的多元需求。”对此,李敬这样解释,“从个体上看,这可能是家长的个体行为,但是从整体上、从家长们所讲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上看,则属社会行为,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拓宽了素质教育空间。”
创新之二:开辟教研“新天地”,教师走进“网”时代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是李敬经常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网络教研为抓手,打造一流教师团队,创建立新品牌教育”的研培目标,依托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跟进式网络指导,以网络教研为突破点,以教学案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行为反思为核心,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实施教研的有效措施与途径,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开创了学校教研教改的新局面。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资近300万元,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升级了校园网络教育教学系统,购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软件,为网络教研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要想做成功一件事,硬件的配备和人员的培训是基础。”采访中李敬告诉记者,目前博客逐渐成为立新小学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也充分利用博客这个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平台。
数学教师博客是学校创建的以数学教学研究为方向的主题性教育网站,也是该校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实践网络教研工作创新的主要平台。他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设立了最新动态、专家导航、案例透视、随笔集萃、热点探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学生天地、趣味巧解、经验总结、学习论坛、每月论坛专题、建博历程、教研动态、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优质课等板块。教师可以通过博客更快地获得各种教学信息,加强与同行间的教学研究与交流,同时增进师生间的沟通。
自2007年建网以来,一个由分管校长、学科主任和一线教师组成的庞大的博客群一直活跃在网上,上博客、写日志、做研究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以教师博客为载体的网络教研,也成为立新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创新之三:设置体验式课程,让学生知行合一
该校六年级五班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体验式的德育课太有趣了,它使我懂得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让我学会了思考,并且在愉悦的氛围中放松了心情,缓解了我一天学习的疲倦。真希望每天都能上一节这样的课。”
近两年来,立新小学的校园里刮起了一股激发学生生命激情的“课堂旋风”。什么样的课程如此吸引学生?这就是校本体验课程——“1+1”体验式课程。
从2008年9月始,立新小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设置了“1+1”体验式课程,把注意力放在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这两个“1”分别代表教学和德育,两者并重。
李敬对“1+1”体验式课程有独到的见解:“传统的说教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那些大道理变得越加苍白。为此,我们在‘生活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探究德育’课题行动研究理念的支撑下,尝试着将零散的、随意的德育说教系统化、生活化,以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德育活动转变为德育课程,从而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该校制定了《学科素养系列化实施与评价方案》、《行为素养序列化实施与评价方案》,包括教学方面的语言素养、数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德育的行为素养,共计7个模块。同时,他们又将教学上的6个模块细化为书写、阅读、解题、英语口语、纸艺、小泥塑等,以此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德育的行为素养则包括生活、学习、礼仪、品行、心理、理财、交往等项。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1+1”体验式课程既从属于“三级课程”,又是它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根本目的是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富有立新特色的德育课程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繁忙的工作中,李敬总是抽出凤凰彩票来参加学生的体验活动。每次看到学生精彩的表现和体验后的进步,他都感觉到自己付出的劳动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如果说这些创新‘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打开了一扇窗,不如说它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李敬这样评价自己的创新行动。
天道酬勤。李敬先后荣获枣庄市“十大杰出青年”、枣庄市“首届十大创新型校长”等称号,并作为省骨干校长被省教育厅选派赴美国康州培训。
前不久,李敬又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教育创新人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有教无类,大爱无疆。只要你对学生们付出了真心真情,使他们成人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简单真诚的回报,便是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