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助学贷款办理第一天见闻

本报通讯员 孔军平 尹中
  8月1日是今年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的第一天。
  早晨8点整,离上班凤凰彩票还有半小时,汶上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已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一是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办理申贷、续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二是为材料齐全的学生办理申贷、续贷手续。中心为前来办理申贷、续贷手续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休息厅,配备了沙发和洗手盆,准备了热水、纸杯、报纸、毛巾等,让学生和家长感到了家的温馨。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与往年相比更加人性化,对于2011年已申请办理了助学贷款者,由于合同中明确了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互为授权委托关系,在今年办理续贷合同时,可由一方办理,为外出打工的学生及家长提供了便利。对于首次申贷和2010年前申贷还需续贷者,仍需共同借款人办理合同。
  该项贷款学生在校期间为财政贴息,学生在校及毕业后2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内学生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宽限期后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凤凰彩票监护人)按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这一惠民政策自2009年实施以来,汶上县已为3800多名贫困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圆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给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受到贫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
  “我家只靠几亩地维持生活,供了两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这个资助政策,我真供不起,这个政策太好了。”“孩子他娘已去世多年,我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没有这个政策孩子就是考上大学也得辍学。一提起这事,我就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这位大哥说着用手中的方便布兜擦拭眼泪。“我是陪侄子来办理贷款的。我哥去世早,我嫂子生活不能自理,我也一大家子人,靠打工维持生活。这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助学金和社会救助金,现在上大学还能享受无息贷款。党和政府理解我的难处,我打心眼里高兴!”这是记者在汶上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服务大厅里和家长们聊天时的所闻。
  而工作人员忘我的工作热情和贴心的服务也让记者和办理手续的学生及家长深受感动。
  已是中午12点40分,记者看到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仍在工作,服务大厅里还有10多名学生等待办理手续。直到13点10分,工作人员才为上午来的学生办完申贷、续贷手续。
  工作人员姬伟生告诉记者:“有的家长和学生早晨6点多就从家里往这里赶,可因材料不全或申请表上没盖公章,不得不返回去补办。再赶回来时,虽然按工作凤凰彩票来说我们已下班,可这些学生和家长大部分在外打工,为了让他们少请半天假,多挣半天钱,我们就晚吃会儿饭,少休息会儿。”
  13点50分,刚从餐厅出来的资助中心工作人员,见服务大厅里的学生又排起了长龙,便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18点20分,记者看到,资助中心里工作人员还没下班。工作人员崔正峰说,他们晚会儿回家,晚来的学生和家长就能少跑一趟腿。
  离开汶上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时,隔着服务大厅的玻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仍在认真地工作,不由感慨:他们的心与贫困学子和家长的心贴得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