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学前教育普惠每个农村孩子

本报记者 张振升
  一走进安丘市凌河镇中心幼儿园,就见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欢快地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笑声如串串银铃萦绕在记者耳边。这里有碧绿的草坪、漂亮的教学楼、宽敞的活动场地、先进的教学设施,还有优秀的幼儿教师、专职的安保人员。在这里,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生活,教师们安心地工作。这是该市实行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而就在不久之前,安丘市作为一个总人口95万的县级市,竟有幼儿园400多处。这些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办园规模小、分布不均衡、安保力量弱、教师素质不高、教学随意性大等问题,保教质量令人担忧。
  为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该市确定了以“六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六统一”是指:一是统一规划布局。采取撤、并、改、扩等方式,合理规划农村幼儿园布局,使各镇(街、区)至少有一处不少于6个班的全日制中心幼儿园,其他幼儿园不少于3个班。二是统一收费管理。各镇(街、区)按照幼儿园类别统一收费标准,在中心幼儿园统一建账、统一审核后报上级财务结算部门管理,资金管理使用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全部用于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办公设施的改善。三是统一教师管理。由各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幼儿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在全镇范围内统一调配。采取中心幼儿园定期派骨干教师到村级园任教、村级园教师轮流到中心幼儿园跟班学习、村级园之间教师跨村任教等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四是统一教师考核及工资发放。各镇成立考核小组,按照岗位责任制目标、教育教学成绩、学历、教龄、荣誉奖励等方面量化教师工作绩效,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五是统一业务管理。以各镇中心幼儿园为基地,制订全镇幼教工作计划、教师培训计划等。采用集体备课、互动研讨等形式,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合理安排每个月、每个周、每个主题的教育内容。定期组织观摩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六是统一教师培训。本着“集中培训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各镇教管办统一规定集体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凤凰彩票,坚持集中培训制度,统一学习内容,统一学习记录。
  改革试点首先选在了该市难度最大的一个农业大镇凌河镇。该镇将原有幼儿园47处撤并为13处,形成了以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集体办园为主体、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办园格局,严格落实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各幼儿园“六统一”管理。
  成功试点后,安丘市在全市推行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按照覆盖人口3000人左右、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1.5公里以内的标准,对规模达不到两个班、保教质量差、安保达不到标准要求、整改不到位的幼儿园进行合理撤并。
  如今在吾山镇中心幼儿园任教的教师王淑秀,原为徐家沟幼儿园园长。实行学前教育“六统一”后,她原来办的幼儿园因达不到办园标准被停办,在园的25名幼儿全部转到中心幼儿园就学。最初幼儿园停办时,她一时想不通,有抵触情绪;现在她已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镇教管办的安排,考选到了镇中心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教师。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原来的幼儿园每月每生交费60元,每月总收入为1500余元;除去幼儿园日常的水电暖等开支,每月剩余1100多元;再刨去添置玩具和教具的花费,每月最多能剩900多元。她现在的工资是每月1000多元,比自己办园时的收入还要高。再就是从园长变为教师,工作压力比以前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