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度 新模式 新手段

本报记者 宋全政 管恩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成为威海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被列为全国首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因在校车运营管理方面的有效探索,被列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城市之一;大力度投入,确保今年比省定凤凰彩票提前一年完成校舍安全工程,确保今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在省政府对17市教育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连续6年位居前列,成为唯一所辖区市全部创建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的地级市……可以说,威海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两个战略目标,在“推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两大重点工作上亮点频现。
  市委书记、市长与农村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9月3日是威海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当天一大早,威海市农村学校羊亭学校升国旗仪式的师生队列里悄然站着一位特殊的“客人”——威海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述涛。他同当天开学的师生一起上“开学第一课”,与学生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还向师生赠送了图书。其间,孙述涛强调,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他们的子女应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努力创建使其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
  在农村学校桥头小学开学典礼上,市长张惠与1000余名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随后参观了校园内部分教学设施。
  和他们同时走进农村学校的,还有威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大班子所有28名成员,以及所有区市、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计140余人。
  从今年开始,每年秋季新学期,威海都要开展市、区及镇三级领导参加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活动。威海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仪式,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要切实解决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据了解,全市百余名领导干部在当天向农村学校共捐赠近40万元的图书、仪器,帮助现场解决和纳入解决程序的困难和问题120多个。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靠政府。威海市教育局局长王强欣喜地表示:“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所有市、区、镇领导走访中小学,无论规模还是层次,在威海教育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新一届威海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展现了把重视教育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作为各级各部门政绩的决心和态度,体现了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师生成长、全力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信心和力度。”
  所有领导走访农村中小学是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市委书记多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1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及主要指标和评估体系。每年年初,市政府都要召开一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与各区市政府分别签订教育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涉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列入其中,纳入年终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和向市民承诺目标。2012年,全市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明确提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高于省定标准,并鼓励各区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全市试行校车运行管理新模式
  8月24日,威海市校车驾驶人安全文明驾驶技能比武大赛圆满结束。该项大赛由市教育局和市交警支队共同组织,共有600多名校车司机参加了比赛。经过各区市前期1个多月的初赛选拔,28名优秀校车司机进入决赛。
  作为全国首批6个校车试点城市之一,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政府主导、公司运营、因地制宜、加强监管”的校车新模式,市政府出台了《威海市农村校车运营管理工作试点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全市立即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10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车运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教育局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校车运营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早在2002年,威海市政府就在文登启动校车试点,实行“政府补贴、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校车运作模式。然而,随着燃油价格不断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原因,这一模式逐步走入发展困境,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经多方调研后,该市决定在环翠区试行标准化校车运营模式。新模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具体实施”的思路,逐步取消目前个体经营的车辆,并计划在3年内将校车全部置换成国家标准校车,并由城郊公交公司统一运营管理。
  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威海市共有71辆新校车正式投入使用,其中高技区新购5辆、荣成新购16辆、乳山新购50辆。2012年,全市要增加新模式校车179辆,他们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市,列入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签订的2012年教育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中,加大考核力度。此外,还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补助乘车费,每名学生每年不低于300元,比例不低于在校生数的5%。
  威海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新模式在试行期间,全市建立了统一的校车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各区市将建立统一的校车GPS定位系统,录入并定期更新校车运营单位、车主、驾驶员、车况、运行路线和学生乘车等各类信息,每辆校车都装载了行车记录仪,以0.2秒的采样周期检测并存储停车前40秒的瞬时速度、发动机转速、刹车及车门、转向灯信息,实现对全市所有校车的全程实时监控。
  录播教室建设将引发农村学校教室的革命
  近来,学校录播教室建设在威海城乡成为一大热点。
  威海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如此看重每校一间的录播教室建设,不仅仅在于每校多了一套教育信息化设施,更在于他们把这一间间录播教室视作推动全市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9月2日,记者走进环翠区初村小学新建的录播教室,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教育演播间,多机位摄像头、电子白板、隔音幕墙等录播设备一应俱全。“录播教室可以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一定的调度和控制规则,自动完成教学过程录制,同时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上直播,并加以保存,供广大师生实时收看、后期点播,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同伴互助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初村小学副校长斯琴高娃说。
  8月31日,在环翠区码头小学,教师们正为录播教室在新学期的使用“练兵”。教师曲江卫打开录播系统,轻轻按下讲台总控台上的录制键,整个教室的情况立刻显示在液晶屏上。与鲸园小学录播教室取得联系后,鲸园小学的录播室内场景也出现在屏幕上。“录播教室一个最大特点是具有异地互动教学的功能。像这样,我们两个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异地上课,鲸园小学的师生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我们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的课件,我们在录播教室也能够看到鲸园小学的课堂反馈情况,从而实现‘联席’上课。”曲江卫说。
  “以前教学教研,需要把所有人都集中起来。有了录播教室,教师之间就可以实现远程研讨,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的资源是一样的,从而实现从人对人到人对机器的转变。”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全自动录播教室的使用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在学区中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看网络直播和课后点播,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学习,不受空间和凤凰彩票的限制,学区城乡教育教学一体化不再是设想。
  据了解,威海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化,重点加大录播教室建设力度。2012年全市至少新建17个录播教室,用2至3年凤凰彩票实现全市每所学校至少建成一个录播教室的目标,将优质课程列入课程表,不断增加比例,推动名师、名课程等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市域共享,逐步实现“城乡学校共用优质资源,城乡师生同看优质课程”的目标。上半年,他们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市、区两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了市局与市直学校及区市的网络链路高速互联互通。环翠区、经技区已经全面完成录播教室建设任务,每所学校都建成了一个录播教室。下半年,荣成、文登、高技区将分别建成5个录播教室,工业新区建成两个录播教室,确保完成全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