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发布日期:2012-09-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271次
本报通讯员 李英 晓龙 记者 王洪聚
爱心相伴好读书。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帮每一个成绩优异的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想——郓城一中以奖学金、助学金为主渠道,以社会捐助、困难补助为辅助的扶贫励志助学体系,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茁壮成长,以优异的成绩踏入大学校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走进郓城一中,就像走进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走进郓城一中,就像走进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我在这里得到了老师家长般的爱护。高二那年,奶奶突然离我而去,我的情绪很低落。老师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安慰我: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对奶奶最好的回报……”回忆起老师的鼓励,今年被中国矿业大学录取的张衍龙对母校充满感激。
在郓城一中,和张衍龙一样家庭贫困的学生大约占在校学生的5%。这些学生尽管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但大都品行端正、成绩优良。针对这些贫困生存在的自卑内向、孤单敏感等心理,学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切实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家庭贫困不是你的错,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学生处刘霞老师经常跟贫困生说的话。每当学生情绪低落时,都会到学生处和这里的老师说说心里话,学生处成了学生的“心理咨询所”。常年做学生工作的刘霞非常注重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在尽力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
郑体凯是郓城一中09级毕业生,成绩优秀的他却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出生仅4个月时母亲去世,读初一那年,父亲病逝。“学校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从各个方面对我进行照顾。刘霞老师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每次见到我都是嘘寒问暖。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春生对我一直很关注,找我谈心,询问我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多次个人出资资助我。”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成为郑体凯前进的动力,他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除了心理疏导,学校还尽可能地为贫困生减免部分或全部学杂费。无论是省政府助学金、“蓝盾奖学金”,还是平时的贫困救助,学校都严格调查走访,确保每一笔扶贫助学金用到该用的人身上,让受助学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
“几千元的奖学金无疑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沙漠里的一泓清泉。”
“我永远也忘不了母校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励志奖学金的活动。这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了耀眼的光明,企业家的大爱深深震撼了我,激励我更加奋发向上。”郓城一中09级学生赵燕燕说。
2010年1月,郓城一中“励志奖学金”的设立为许多贫困生带来了希望。它是在县民政局慈善总会的大力倡导下,由北京典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杨晓明先生每年出资3万元、郓城华中星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战胜先生每年出资2万元共同发起设立的,意在奖励那些家境贫寒、励志苦读、成绩优秀的在校学生,每学年每个年级奖励10~15名学生。奖励金额依据学生家庭困难情况分为三档,分别为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两年来,学校已发放了两批“励志奖学金”,共发放奖金金额14万元,有80余名优秀贫困生从中受益。
借助扶贫励志这一平台,郓城一中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积极引导贫困学子学会自强、感恩,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大家帮”。学校还把励志奖学金的发放作为教育全体学生的良好契机,一方面展示受助学生在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学习勤勉等方面的点滴进步;一方面教育全体学生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幸福生活,努力拼搏,为家争气、为校争光、为国成才。
据统计,郓城一中每学年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为100%,90%以上的受助学生学业成绩稳居所在年级的前三分之一行列。2012年,享受励志奖学金的学生75%升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
“圆梦行动”让寒门学子如愿进入大学深造
“高中3年,我每年都会获得政府助学金,此外,我两次获得励志奖学金,并多次受到学校的贫困生救助。”来自学校、政府、社会的救助,使张修赛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今年高考,他以620分的成绩考入太原理工大学。
救助还在继续。为帮助今年新录取优秀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日前,郓城县启动“圆梦行动”,对2012年新录取的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资助标准为每人4000元。为把资助奖励工作做深做细,郓城县成立了优秀贫困大学生资助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县民政局、县妇联、县工商联、团县委、县计生局、县残联等部门联合行动,为“圆梦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帮助寒门学子如愿进入大学深造,郓城一中千方百计为贫困生争取各种资助金,确保每一位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得到资助,顺利到校报到。目前,郓城一中已有30余名学生和企业家结成对子,圆了大学梦想。
“有了‘圆梦行动’,我大学期间生活一直很顺利。”2011年“圆梦行动”受助者郓城一中08级学生高淑敏说。去年接到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家庭的贫困让她差一点放弃学业,是“圆梦行动”帮助她圆了大学梦——圣达集团董事长桑圣钦和高淑敏结成对子,每年出资5000元,直至她完成全部学业。郓城一中每年都有50余名“准大学生”接受贫困扶助,顺利迈进大学校园。他们相约,等事业有成之时,一定好好回报母校,回报社会,为祖国贡献力量。
“每个学生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们要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在梦想的天空自由飞翔。”郓城一中党总支书记李春生说。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