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小圈子”盘活教研“大文章”

  本报讯(通讯员 王永典)如今,在临沭县临沭街道中心中学的教师微机室里,上博客、建圈子、做教研成为教师课余生活的一种时尚。在学校的指导下,全体教师风风火火地开始了数字化教研新探索,活跃在网络教研的广阔空间里。
  “圈定”坐标,搭建平台。为改变教师教研上网查资料的模式,让教研活起来,让教师动起来,学校两次召开专题论证会,研究网络教研方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网研规划,“圈定”工作目标。同时,学校还要求电教管理人员全力做好微机、网络维修维护管理工作,为“圈子教研”提供充分保障。
  学校引领教师把握教研的创新点、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的突破点、专业成长的提速点,实现共建“圈子”、互相探访、共同研究、求同存异、共同开发、资源共享。学校在统一创建“沭中博客教研圈子”之后,要求全体教师迅速加入,且每周至少发表1篇原创博文,每两周至少向“圈子”推荐1篇日志,每周阅读“圈友”日志不低于20篇,发表评论不低于10条。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博客教研“圈子”的关键点。“圈子”的教研目的不是“画地为牢”,而是让教师少走教研弯路。鉴于此,学校引导教师在“圈内”互动教研的同时,要跳出“圈子”看教研,教师要拓宽思路,研、教同步,针对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进行研讨、反思与总结。教师要拓宽教研空间,在网上浏览课程资源,选择优质材料上传“圈子”,为其他教师交流、点评拓展研讨空间。教研组长每周要向“圈子”的“讨论区”提交高质量的讨论话题,让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探讨。
  为增强博客“圈子”教研的实效性,该校实行“周长”考核制度。教研组长每周对本学科教师发表日志数、博客访问量、推选日志数、跟帖评论数、参与讨论情况等进行评比,利用公告栏、留言栏向本学科教师反馈评比信息及下一步的教研要求,并把评比结果记入教师综合量化分数。
  目前,该校“教研博客圈子”会员发展到100多人,撰写博文1000余篇、评论5000多个,日访问量达400余次。小小“博客圈”,成了教师学习、研讨、提高、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