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实施情况

山东省教育厅财务处
    编者的话:科学饮水的前提是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尤其对于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来说,首先是饮用水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其次是能给学生提供热水。专家指出,白开水对人体来说是最健康的饮品。山东省实施的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热水、热饭、取暖、改厕,简称农村中小学“211工程”)专项解决为学生提供热水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项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意义深远的民心工程。下面是我省“211工程”的实施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课桌凳更新、教学仪器更新与配备、现代远程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得到改善,特别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仍然较差。一是基本生活设施配套不全。部分学校没有饮水和食堂设施,师生课间饮水难、做饭热饭难。二是取暖设施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取暖设施,冬季学生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有的学校采用小煤炉、土暖器取暖,效果差,不安全。三是校园卫生条件比较差。学校普遍使用露天旱厕,设施简陋,并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厕所排污和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成为一些疾病的传播源头。这些问题已经与目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卫生和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喝热水、吃热饭和冬季取暖问题,推进农村中小学改厕治污,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设现代、和谐、生态校园,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专业支撑、确保安全,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和环保、节能、实用的原则,经过认真分析论证,精心组织,2008年9月份,我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试点工作。一是综合利用新型能源,解决师生饮水、做饭问题;二是改造取暖设施,确保师生温暖、安全过冬;三是综合利用沼气技术,解决农村中小学旱厕卫生、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卫生和生活条件。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是一项全方位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园环境,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教育、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各项目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论证,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省逐步全面推开“211工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2008年各地的试点情况,参照目前国内外在环保、节能、有效利用能源方面的先进做法,结合我省实际,我们推举了几种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试点模式。模式1:“热水+热饭+暖气”。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走读制中小学和小学教学点。建设内容:建食堂;配备厨具、茶水炉、保温桶;安装锅炉、暖器片等取暖设施。主要解决师生课间饮水、做饭及冬季取暖问题。模式2:“生态厕所+沼气池+食堂改灶+暖气”。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走读制中小学。建设内容:在“模式1”的基础上增加改建厕所、建沼气池和食堂改灶。厕所和沼气池为一体化建设,配置沼液回流冲厕设施,利用沼液回流冲厕,学校食堂配备环保沼气灶,利用沼气做饭、烧水。模式3:“生态厕所+沼气净化工程+食堂改灶+暖气”。主要适用于乡镇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等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内容:在模式2的基础上,增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建设餐厅。
    2008年,省教育、财政、农业部门结合中央资金安排专项经费50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实施“两热一暖”工程,首批试点学校共20个,“改厕”工程涉及除青岛之外的其余16个市的120所学校。2009年我省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试点工作,5月份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召开试点工作总结大会。
    从2008年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试点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农村中小学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总体来看,我省农村中小学基本生活设施不配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211工程”的意见》,决定自2010年起,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工程实施。到2011年,所有农村中小学要全部解决“热水热饭”问题;“取暖”和“改厕”要同步实施,先建设一批示范学校,再由点到面扩大覆盖范围,到2013年先覆盖农村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到2017年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其中,“热水”,楼房学校可以在每层设置1~2个烧水器供应热水,平房学校可以集中烧水,为每班配备保温桶。“热饭”,寄宿制学校应配备食堂、餐厅设备,非寄宿制学校,如学生有热饭需要,应配备必要的蒸笼、保温箱等,帮助学生热饭。热水、热饭应选用洁净能源,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等节能环保能源。提倡寄宿制学校利用太阳能为师生提供洗澡条件。2010年,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我省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7.7亿元,受益学生318万人次,其中“热水热饭”完工学校2750所,受益学生145万人。2011年,各地实际安排“211工程”资金9.49亿元,受益学生339万人次,其中“热水热饭”完工学校4013所,受益学生181万人。
  农村中小学“211工程”的实施,全方位优化了我省农村中小学校园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师生生活、学习条件。该工程也是一举多得的创新性工程,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是值得全面推广的民心工程,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关注,促进了教育公平。通过解决学生“喝热水、吃热饭”问题,保障了农村学生日常在校生活的基本需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