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孩子接受同等优质教育
发布日期:2012-12-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666次
本报记者 孙松波 通讯员 张彬
编者按 9月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命名邹城市等6个县(市、区)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的通报》,命名邹城市、宁阳县、肥城市、章丘市、枣庄市峄城区、滨州市滨城区等6个县(市、区)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是省政府授予县(市、区)政府在教育方面最高等次的综合性的荣誉称号。自1999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13年间,全省只有41个县(市、区)获此殊荣。本报自本期起,陆续报道上述6个示范县(市、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
9月2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公布了6个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肥城市榜上有名。
肥城市委、市政府自2010年教师节提出创建省教育工作示范市到2011年5月18日通过验收,在这半年多的凤凰彩票里,全市教育资源总量急剧攀升,办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肥城速度”。累计新增到位教育投入1.8亿元,全市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学生用机6213台,多媒体2859套,图书347.3万册,音体美卫器材13.1万件,报刊2614种,综合实践器材705套,新建和改扩建功能用房209间,改扩建、新建操场111个,其中建设塑胶操场12个。全市所有中小学包括教学点实现了“班班通”。肥城市以创建省教育工作示范市为总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抓教育就是抓最大的民生
安庄镇张安小学,是肥城市最偏远的山区小学之一。记者在这里看到,教师们都在用多媒体上课,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激动。据了解,肥城所有中小学都建成了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或城域网,初中以上学校均建起网管中心和网站,搭建起开放性、网络化教育发展平台。边远山区的孩子同城里孩子一样,也享受到了信息化、现代化的优质教育。
“推进教育率先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让全市孩子接受最优质教育”是肥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市委书记单传海多次在会议上强调,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怎么抓都不过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成伟上任之初,召开的第一个高规格会议就是省教育工作示范市创建推进会,专题研究推进创建工作。
为加快创建步伐,市里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专题调度会,与各街镇签订了《创建目标任务责任书》。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莉及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同时,又将示范市创建工作列为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将涉及的职业教育中心校、西区初中学校建设和3处街镇中心示范幼儿园的建设任务,列入全市10件民生实事工程,强力调度,全力推进。
创新机制规范教育教学管理
“要想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必须依靠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把精细管理切实当作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抓实抓好。”谈起肥城教育近几年的发展经验,该市教育局局长杜君河说。
细节决定成败。肥城着眼于向细节要质量、要效益,创新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全面探索实施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的“三全”管理机制和精心育人、精细管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三精”管理策略,大力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严格执行省课程方案,切实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统一作息凤凰彩票,强化体育锻炼,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落实办学规范。积极推行教育教学巡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聘任制度等“四项创新制度”,有效激发了学校内部活力。建立健全了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加大了校内监督力度,实行民主管理。在2011年泰安市社情民意调查中,肥城教育满意率达91.3%,在被抽查的八个项目中名列泰安第一。
校园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天”字号工程。肥城市教育局牢牢把握“第一责任”,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设施,配足配备了防卫、报警、消防、紧急照明等安保设施。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按标准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建立起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和学生乘车管理制度等10项安全制度,每年都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和集中安全教育活动,近600人参加了各级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了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有“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校”、“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学校”等18所,泰安市小学“双百示范校”、泰安市中学“双50强学校”、“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先进学校”、“泰安市教学示范校”26所。“创新教学研究文化、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实验成果获省一等奖。“区域推动高中教学质量与管理”的做法在全国推广。
强师德铸师能是队伍建设不变的主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肥城市教育局把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和校风建设,而且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此,肥城市教育局扎实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开展以落实市委书记单传海提出的“扬奋进之风,弃靡废之气;扬勤勉之风,弃浮躁之气;扬朴实之风,弃奢妄之气;扬清新之风,弃庸腐之气;扬平和之风,弃郁愤之气”的“五扬五弃”为抓手的师德建设年活动,组织了“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家访活动,干部教师参与量达5000余人次,累计走访20余万户。在市电视台开办“烛光颂”栏目,每周播出一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同时,肥城市教育局还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出台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评估奖惩意见》等,制定长期和年度培训计划。年安排专项培训经费220万元,围绕德育工作、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的“三新一德”系列活动和季节性“教学练”系列活动,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以专业水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教研常规落实、教科研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五项全能教学大比武活动。将每学科特别优秀的教师直接确定为教师节表彰的“肥城市优秀教师”,不占学校指标。教研室根据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评比成绩,颁发优质课获奖证书,并择优推荐参加泰安市优质课评选。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练好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情和干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名师40余人,列入泰安市人才递进培养工程的达310人。先后举办14种不同类型干部教师培训班,达6010人次。
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走进汶阳镇中学,第一感觉就是乡村中城市化教育的规范标准。校长张建民说:“我们提出了‘德育为首,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入手,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制定了系统的德育体系。”漫步于校园,以“仁智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以“养成”、“感恩”、“探索”等为主题的班级文化设置井然有序,其内容都是新时期现代意义的解读和学生熟知的人物和事件。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教化育人。肥城市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制定下发了各级各类德育工作规划,每年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积极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寓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拓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如今,肥城市任何一所学校,哪怕是最偏远的教学点,无不显示出现代时尚的教育元素,充满着清新高雅、催人奋进的教育气息,花园、草坪、树林、溪流相互辉映,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