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班班通”工程覆盖全区中小学

本报记者 刘翼
  自2008年以来,烟台市芝罘区用3年凤凰彩票分两期推进以“班班通”建设和应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了全区中小学“班班通”工程的全覆盖。
  他们采用顶层整体设计的策略,科学定位教育信息化愿景。围绕三大层面(基础层、系统层和应用层)、五大系统(多媒体教学、教学开放、资源建设、教育评估和管理)、九大功能(多媒体教学、中控管理、视频会议、校园安全防范、资源管理、设备管理、权限管理、教学评估以及电子监考),构建一个硬软件结合的信息化网络。学校和教师可以在任何一间教室里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共享、网上课堂开放、校际互动教学以及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控制。教育系统70个单位互联互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形成一个整体,开展“网上资源超市”、“透明化课堂”、“网络虚拟教研”等,打破时空、教师、资源间的界限。
  按照区域整体推进的思路,他们在建设标准上“适度超前”,在工程推进上“保持同步”,确保仪器装备在较长凤凰彩票内发挥效能而不被淘汰。目前,全区共投入4500余万元,完成了1520间“班班通”教室的建设任务。作为“班班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1000万元为67所中小学增配计算机3300台,解决了教师人手一机的问题;投入1100万元,完成了1700间中小学电子白板安装任务;建成视讯会议室、远程评课教室和4个互动录播教室,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班班通”的功能。
  他们一手抓教师培训,仅2011年先后举办专家讲座10余次,开展专项培训50余场,培训教师5000人次;一手抓服务指导,先后编写了《“班班通”设施使用及维护指导手册》、《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教程》等约11万字的培训教材,组织教研员开展调研座谈、问题诊断、技术指导30余场次。按照“建为基础,用为核心”的思路,他们加强校际互动教学、教师网上研修的探索,在资源库建设、网络教研平台开发和课堂全方位开放等方面树亮点、创品牌。目前,芝罘教育资源库建设初具规模,组建“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小组”400多个,开展网络听课、评课、研讨1200余次,以视频直播的方式举办校长课堂教学开放周、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大型活动10余次。
  今后,该区将全面打造芝罘教育信息化品牌、亮点,重点做好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环境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研和教学模式、加快课堂教学网上开放、着重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等四项工作。同时,引导学校不断将特色深化、继承下去,最终形成“校校有特色、校校有亮点”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