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批评的艺术
发布日期:2013-01-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674次
由洪晓
校长要想带领教师办出一所好学校,就必须有效地约束教师的行为。现实工作中,不可能所有的教师在所有的时候都表现出恰当的行为。这就决定了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面对绕不过的环节——批评。批评,对校长和教师来说,都不是愉快的事。这就要讲点艺术。
有效批评的第一原则就是在指责不当行为时应尊重教师。教师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校长面对这样一个爱面子、有知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的群体,首先要把他们当成有思想、有感情、有知识的同事来看待。实际上,校长对教师的批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不在于校长的动机或出发点有多么高尚、正确,而在于接受批评的教师从校长的批评中感受到的校长的态度。如果他感受到的是消极的、负面的、被否定的、被贬低的,那么无论校长在主观上觉得自己的批评多么正确、多么富有技巧,都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那就是,教师的敌对、反感甚至反抗。因此,校长要想使批评富有成效,让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并且心甘情愿地作出调整和改变,必须从真心帮助教师进步的角度出发,用不伤教师自尊、能够给教师带来积极情绪的方式给予批评。切忌得理不饶人或口不择言,也不要攻击他人的人格缺陷,否认别人的个人价值。
有效批评的第二个原则就是用心。常有这样的校长:教育理论水平不很高,人显得也并不精明,看起来有些朴实、憨厚,但他在批评教师时,教师并不表现出不服或敌对情绪,往往会愉快地接受批评。其中的原因就是用心。校长应当用心了解教师的价值观,用心了解教师的好恶,用心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用心选择说服教师的方法。当校长以一种关爱、帮助教师的态度批评教师的时候,教师就容易接受批评。
有效批评的第三个原则就是讲究方法和技巧。高明的校长会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让文化来矫正错误行为。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聪明的学校管理者善于营造学校独特的制度文化,让制度约束教师的行为,让所有教师都成为管理者、监督者,而不是自己喋喋不休地指责教师。校长如果经常发火,总是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整天抱怨,那么只能让人反感。在管理工作中,校长不应让批评成为常态,而应该努力创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发挥最大的潜能。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