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示范县让宁阳教育驶入快车道
发布日期:2013-01-1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734次
本报通讯员 李刚 记者 陈慧
近年来,宁阳县教育事业捷报频传:2009年先后获得“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县”称号,2010年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验收。这标志着宁阳教育步入了优质均衡发展的快车道。宁阳教育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三环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工程及特色学校创建等为突破口,拉开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序幕。
让学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冬月的乡野,寒风凛冽,望着车外蜷曲着身体迎风前行的路人,我们感受到了挥之不去的阵阵寒意。但是,走进宁阳县西北端的鹤山乡刘楼小学的每间教室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温暖如春、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一张张红扑扑粉嫩嫩的笑脸和着朗朗的书声如花绽放。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校长殷林伟颇为动情:“社区教育发展促进会近期募捐了8万多元资金,为学校所有教室和办公室安装了空调或碳晶取暖器,下一步还要改造操场、建设车棚等。学校虽然偏远,但教学条件与县城学校没有什么差别。”在这次募捐活动中,个体私营业主张继连一人就捐了7000元。据了解,这个冬季,该乡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都安装了空调或碳晶取暖器,彻底告别了小火炉和土暖气。
这仅仅是宁阳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采访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宁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普惠百姓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将“保就学”作为“三保一提升”民生工作之首,教育规划优先制定,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干部优先选配,建立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政策环境和财政投入、社会捐助、学校勤工俭学三管齐下的教育投入机制。在财力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全县教育总投入的增幅始终保持在13%以上,每年都把教育条件的改善纳入为民办的实事。
“2012年,县委、县政府把‘普通中学实验室更新工程’作为为民办的16件实事之一。连同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共投资820万元,更新实验室42口、仪器室42口、准备室43口,新配实验仪器25套,装备多媒体129套。全县学校实现了‘班班通’,30%的学校黑板更新为电子白板。”谈起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县教育局副局长曹杰华如数家珍。
记者了解到,为了节约每一分财力,在学校建设中,该县教师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愚公精神,利用课余凤凰彩票和节假日,自己动手建假山、贴瓷砖、刷油漆、做展板、种草皮、养鲜花……
“通过全县上上下下的一致努力,我们基本消除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二元化格局,初步实现了全县学校在优质发展基础上的均衡,让宁阳的每一个孩子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宁阳县教育局局长宁方跃自豪地说。
建设最具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
在县实验小学校长朱金山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他正与华丰镇梅村小学校长周长强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周校长今天是带领部分干部教师上门来“取经”的。“取经”的动力源自宁阳县开展的管理干部论坛、“三环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工程等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硬杠杠”。
“干部能力是高还是低,论坛上比比看。”华丰镇教办主任宁新炎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深入采访的兴致。
在华丰镇,记者目睹了他们开展的“德育管理论坛”。只见全镇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主任们个个摩拳擦掌,自亮绝活。经过“主题班会、即兴演讲、成果展示”三个轮次的角逐,我们领略了他们德育工作的看家本领。三个轮次虽各有胜负,但参赛选手的那份认真、那份执著、那份智慧、那份果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赛马而不是相马”,独具一格的干部选拔和交流方式,让“能者出头、平者让位、庸者止步”,这不正是宁阳县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永葆活力的取胜之道吗?
有了一流的管理队伍,更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作支撑。“三环节”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工程是宁阳县推广的两项教学改革工程。它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实现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均衡。
据了解,宁阳县推行的“三环节”教学改革,是一种集“习惯培养、课堂增效、教学管理”于一体,以“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为基本载体,以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宗旨的自上而下开展的整体性教学改革。
为推进教学改革,宁阳县教育局先后制定了《宁阳县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意见》、《宁阳县“三环节”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宁阳县“三环节”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等文件。自2008年起,全县经历了“整体设计、规范引领、过程调控、实践创新”四个阶段,形成了以“自主预习、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反思拓展、系统总结、限时训练”为基本结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创生出“自主课堂”、“活力课堂”、“生态课堂”等特色课堂教学范式。
“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工程是“三环节”教学改革的配套工程,以岗位练兵为主要方式,涉及学科知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技能、科研能力、课程开发等六个方面。《宁阳县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活动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规定,全县教师人人参与,经过校级初验、县级复核的考查途径确定过关率,不达标者取消评优、晋级资格等。该项工程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专业练兵的积极性,使全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迅速提升。
据宁阳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主任尚延亮介绍,近年来,由于大力实施“三环节”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工程,全县教师队伍建设呈现由单一的专业培训向综合素养、特色培训的全面转变,全县广大教师专业幸福成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办各具特色的生机校园
周五下午,宁阳县实验小学校园里热闹非凡。全校2700多名学生打破班级界线,分散到不同的教室和场地,开展各自喜欢的活动。据介绍,自本学期开学以来,该校开展了主题为“七彩阳光”的特色创建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的前提下,积极调动家长和社会力量,开发了系列校本活动课程,组织了腰鼓、书法、泥塑、舞蹈、编程等57个活动小组,实现了“学有所教”和“学有优教”。行走在各个活动场所,亲眼见到教师们教得有板有眼,学生们学得专心致志,那热烈的气氛、那火热的场景令记者深受感染。
城里的学校是这样,乡镇的学校也丝毫不逊色。在伏山镇中心小学,每天下午活动凤凰彩票,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据了解,伏山镇中心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是2011年首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少年宫以“幸福教育”理念为指导,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学校教师各展所长、各尽所能,自创活动课程,自编活动教材,开发了丰富多彩、适应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70余种校本课程,组建了“幸福课程超市”。平日里,教师课余凤凰彩票组织学生在少年宫开展活动;节假日,少年宫为学生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活动辅导。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应该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允许学校保持合理的差异,通过位差效应,不断实现校际竞争交流基础上的高位均衡。”宁方跃不等我们发问,就介绍起他们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
在特色学校创建进程中,宁阳县提出了“一校一特色,校校都精彩”的创建策略,采取“项目推进、典型带动、互动提升”的方式,通过搭建项目平台、组建发展共同体、建立专家指导团、开展校际联谊活动等方式,给每一所学校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形成了全县特色建设的“雁阵效应”。
宁阳二十四校长杜敏蛟近期感到累并快乐着。他刚刚从莱州双语学校“取经”归来,又要承办“1751”工程校际联谊活动。几个月来连轴转的工作让这位身体结实的山东汉子感觉有些吃不消,但他的内心却是快乐的。因为他看到了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发生的可喜变化:学校研究的风气更浓了,课堂变得越来越充满活力了,特色越来越鲜明了,许多家长纷纷把孩子从县城学校转学回来了。
发生这种变化的学校远不止宁阳二十四中一所。宁阳县借助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启动了“1711”改革创新工程,全县1所高中、7所初中、11所小学列入其中。分布全县各地的这19所学校就像星星之火,引发了宁阳大地教育创新和特色发展的燎原之势。
走访中,宁阳县的教育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变”,学校变漂亮了,教师变幸福了,学生变活泼了,家长变满意了。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是县委、县政府最大的愿望,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入手,优先发展教育就是最大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宁阳县决策者们的高瞻远瞩,给这种变化以科学的注解和生动的诠释。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