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开发区埠口小学:把好习惯播进孩子的成长历程

  本报讯(记者 孙世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发净面洁,自信常有。”“与人交谈,礼仪当先,友爱待人,谦虚和善。”这些朗朗上口的蒙养良言,出自高密市开发区埠口小学自主创编的《好习惯四字歌》。如今,习惯养成教育成为这所学校一张鲜亮的“教育名片”。
  习惯养成是一个公共教育课题,也是教育的难题。埠口小学从学生言谈举止、交往礼仪、健康心理、学习品质、个性兴趣等着手,培养学生好习惯,把难题做成了亮点。校长王强告诉记者,学校为此实施了“好习惯滴水工程”。两年实践,成效明显。
  副校长程宝贞介绍说,学校组织师生把好习惯分类整理成生活、礼仪、学习、道德等18个习惯集合,每种习惯都有达标标准。结合古今中外经典故事、哲理名言、名著名曲、生活案例等,开发了好习惯校本课程。以课程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评价为激励,以养成为目标,引领学生开展“习惯长跑”,构筑“人生品格大厦”。
  学校每周举行亲情作业故事会、给好习惯找理由、给同学找好习惯、晒晒我收获的好习惯、好习惯论坛等系列“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成长进步。
  培养学生好习惯,还体现在课堂。课前准备、认真听讲、合作学习、作业书写等,都成为习惯教育。语文学科举行的好习惯经典诵读、礼仪习惯演示等,数学学科的口心算和游戏习惯训练,英语学科的倾听练耳交流习惯,思品学科的道德习惯等,都成为学生们喜欢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们更向往和兴奋的,则是“好习惯PK营”和习惯丰收节。学生在哪个方面作出了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可以获得一张好习惯卡。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习惯星级展示台,动态显示学生们的习惯卡储蓄情况。积满4张习惯卡,可晋升为一星,学期积满5颗星,就可被评为“金星少年”。学期末举行习惯丰收节,学生们披红戴花,快乐得像过年。不但如此,每月还开展月度习惯之星评比,学校为获星的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宣读颁奖词,邀请家长给学生授星,获星学生则现场发表感言。
  “好习惯滴水工程”不仅改变了学生,更改变了学校。在高密市教育督导评估中,埠口小学综合办学指标跃升至全市村级小学第1名。学生家长陈连涛说:“这个学校不仅教学质量好,更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习惯和气质。好习惯让孩子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