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寒假成“喊”假

史文志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类学校的学子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寒假。“天晌了,快起床吧。”“别玩游戏了,快做作业吧。”“这么晚了,快早点睡吧。”……随着寒假的到来,家长们的喊声也陆续响了起来。
  紧张了整整一个学期,寒假放松一下,无可厚非。然而,很多学生在假期中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作息习惯,有的昼夜颠倒,有的主次不分……于是,忧心忡忡的家长们的喊声此起彼伏。怎样让孩子有规律地作息,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中小学生,家长的引导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而不是天天忙于事后空喊。
  帮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假期计划并监督其执行。放假的第一天,家长就要了解孩子的假期作业以及假期活动打算,然后根据放假凤凰彩票,将假期孩子要完成的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当然,计划的制定要有弹性,可以把春节以及节后的若干天扣除,让孩子充分感受节日的欢乐。也要留出部分凤凰彩票,以便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假期计划最好形成书面文字并张贴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当孩子高效率地执行计划,或遇到困难仍坚持完成计划时,家长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当然,也可以直接把激励措施写进计划,以增强孩子执行计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家长要以好的习惯影响带动孩子。春节来临,大部分家长也有了一段凤凰彩票的假期。此时,家长一定要规律作息、健康生活,以身作则地去影响孩子。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看看报纸或者书籍,最好不要看电视、玩电脑。否则,孩子会感觉心理不平衡,也会使家长的话在孩子心里缺少了“权威性”,到最后,你“喊”得再响,恐怕孩子也会无动于衷。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假期当中,很多孩子“宅”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交往对象的减少以及活动空间的限制,必然会导致孩子对网络和电视更有兴趣,就会熬夜上网、看电视,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家长应该创造条件,多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摘抄社区内有意义的对联、看花灯猜灯谜等。让孩子从“小家”走向社会,既避免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也为孩子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重视亲子交流,让孩子感受浓浓的亲情。在学校,孩子和同学在一起,同龄人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回到家里,和父母是两代人,之间可能暂时找不到太多的共同话题。这时,家长不要忙于对孩子进行说教,要多听听孩子的倾诉,多陪孩子玩玩,让浓浓的亲情感染孩子,情感产生共鸣,自会心灵相通。
  寒假应该是孩子充实提高的机会,家长要尽己所能地让孩子多了解、接触社会,而不是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痛心疾首。莫让寒假成“喊”假,家长,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