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两推两试一考查一票决”创新教干选拔机制

本报记者 葛桂昌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干教师的积极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去年底,莒南县教体局通过“两推、两试、一考查、一票决”的方式,全程公开,阳光操作,选拔任用教干155名,将67人作为后备干部进行管理。
  “两推”,即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在会议推荐环节,该县教体局成立由局班子成员或中层正职任组长的考核组,到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宣布考查人选标准、程序,进行实名制推荐,以学校为主体,产生初步考查人选。在推荐人选指标分配时,该局向督导评估成绩突出的学校倾斜,一般学校推荐3名人选,上一年度督导评估成绩前3名的学校则推荐6名人选。不因推荐比例影响学校实际职数配备,让工作业绩突出的学校多出干部。在谈话推荐环节,规定谈话对象不低于30人,涵盖学校班子成员、中层教干、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层面,确保谈话对象的代表性、广泛性。确立梯次选拔原则,校长从副校长中推荐,副校长从学校中层正职中推荐,中层正职从中层副职中推荐,特别优秀的年轻教干教师可破格提拔。考核组综合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情况,形成意见,向局党委会汇报,确定参加笔试和面试的人选。
  “两试”,即笔试和面试。笔试、面试均由县教体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人社局、县编办等部门共同组织。笔试实行异地命题、闭卷考试、异地阅卷,注重考查推荐人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笔试共有304人参加,考生全部集中在莒南四小大会议室内同场考试。监考教师与考生、考生与考生之间相互监督,保证了公平,消除了不必要的猜测。面试评委分别来自2个县区。面试程序参照临沂市党政机关招考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并增加了当场亮分的环节。面试过程中,所有参与面试工作的评委、考生和工作人员,抽签决定分组、面试顺序和面试室。完成面试的考生集中到指定休息室,由专人管理。已完成面试人员和未面试人员分别使用不同的厕所,一次一人,由工作人员陪同。面试结束后,考生由工作人员带回面试室,由主考官统一宣布成绩。总分按照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占50%比例计算,再按1:2的比例确定定向考查人选。整个过程邀请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编办、县人社局等部门全程监督,参与者明明白白,旁观者清清楚楚,杜绝了信访问题的发生。
  “一考查”,即定向考查。考核组到相关学校对定向考查人选进行定向考查,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发布定向考查公告,书面征求意见。定向考查突出“四看”,即看思想品德,看工作作风,看工作实绩,看群众满意度,尤其注重了对德的考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考核组与学校班子成员、全体中层教干和教师代表分别进行谈话,全面了解考查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形成定向考查报告,为局党委会票决提供依据。
  “一票决”,即局党委会票决。局党委会充分听取各考核组汇报,对定向考查人选的德、能、勤、绩、廉、群众威信等进行综合评价。按照人尽其才、有利工作的原则,综合考虑考查人选特点、岗位要求等因素,局党委全体成员进行票决,确定拟选拔任用人选。
  此次通过“两推、两试、一考查、一票决”,该县共选拔任用教干155名,其中校长2名,正校级干部1名,副校长10名,副校级干部52名,中层正职41名,中层副职49名。有67人作为后备干部被纳入县教体局后备干部信息库进行管理,进行年度考核,实行梯次配备,备、用结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该局对5名校长和5名副校长进行了交流任职。
  教干选拔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注度高,莒南县教体局在制订方案时,综合吸收党政领导干部常规组织调整、公开考选、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和其他县区经验,对选拔任用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反复酝酿、斟酌和推演,并多方征求意见,确保在事前发现问题。在选拔过程中,该局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阳光透明,慎重操作,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选拔任用的155名教干,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134名,占任用总人数的86.5%;从学历层次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40名,占任用总人数的90.3%;从工作业绩看,有5人获过省特级教师以上荣誉称号,145人获过县级优秀教师以上荣誉称号。公开选拔进一步优化了教干队伍结构,确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提高了县教体局的公信力,调动了广大教干教师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使教体工作开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