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大德育引领学生发展

本报记者 刘斌
  “德育工作从娃娃抓起,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我会再来文登,和大家一起学习雷锋精神。”3月18日,雷锋生前最亲密战友乔安山走进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宣讲雷锋精神,“讲仁爱、重孝道”的文登精神给年过七旬的乔老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体系构建,从“高”处引领发展
  在文登市各小学,有“德育处”这样一个新的机构,和初中、高中“政教处”一样。作为全员育人德育新模式的直接执行者,“德育处”的出现填补了小学德育工作在组织机构上的空白,直接引领各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
  自2009年7月起,文登市教育局设立“政宣科”,专门负责全市德育规划实施。同时,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家长义工等各种社会力量也被吸纳到文登大德育工作中来。
  2011年,得知文登教育“铸德工程”的做法后,欧阳中石先生亲笔题词“弘德崇文”,并欣然接受担任文登教育“铸德工程”德育导师的聘请。回忆起与欧阳中石爷爷交流的那一刻,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于佳辰到现在还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学生到“大家”,文登市的大德育体系轻松实现了他们之间零距离的接触,这对学生们影响深远。
  一个完整体系的构建,需要周详的制度支持。文登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铸德工程”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强化督导和检查。
习惯养成,从“细”处奠基人生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在文登市各初中、高中,学生们除了教科书,还会得到一本《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文登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了《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丛书,文登市四位企业家共同出资50多万元,免费向学生发放。学校利用晨会和校本课程凤凰彩票开展经典诵读,在使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铸就高尚品德。
  “你好,请把你旁边的废纸扔到垃圾桶里。”“你好,请注意你的书写姿势。”……在文登市天福实验小学校园里,活跃着一支由学生组成的“微笑督导员”队伍,他们悄悄地、轻轻地纠正每一个不良习惯,让校园在悄悄话中变得更加有序、和谐。在文登实验中学,学校创编了安全自护、文明礼仪、自主学习等脍炙人口的歌谣。实验小学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习惯争优卡”。
  各学校结合习惯养成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强化文明礼仪意识,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造文明礼仪氛围,通过主题活动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使文明和谐风尚在校园内悄然形成。
主题活动,从“深”处提升境界
  2010年,著名演讲家邹越应邀走进文登,以“让生命充满爱”为主题,作感恩励志演讲,先后有5万多名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激情参与、互动交流。
  作为活动的延伸,文登市启动了“文登学子感恩社会行”活动。每个周末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村居,通过清扫街道卫生、捡拾白色垃圾、进孤寡老人家中做家务等,引导学生把感恩之情化为感恩之行,回馈社会,自觉担当。目前,活动覆盖了全市72个居委会、852个自然村,参与学生近百万人次。
  同时,“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征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等活动也广泛开展。在各种凤凰彩票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在学生入队、入团、成人宣誓、开学典礼、校庆等特殊日子,各校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师恩似海深”、“学雷锋,我为三城添光彩”等活动,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家校互动,在“合”上达成长效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形成合力。”文登市教育局局长姜浩宁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文登市就成立了全省首个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基于“深入沟通促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同盟者,深入合作促家长由教育的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深入体验促家长由教育的评论者转变为支持者”的家校合作理念,文登市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元宵节,文登市大众完小与大润发购物中心联合举行“元宵祈福绘花灯展评”活动。大润发实践活动基地提供灯笼,学生自主报名参加,绘制好的花灯悬挂在商场醒目位置,供客人、家长以及孩子们欣赏。
  在文登,像这样的家校互动活动还有很多。文登先后邀请了顾晓鸣、卢勤等知名教育专家,为全市教师和家长作有关快乐课堂、家庭教育等多场主题报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文登市50所中小学全部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各学校家委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家长志愿者发挥自身特长,开设内容丰富的“家长讲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