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梦想的能量释放
发布日期:2013-05-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483次
本报记者 王蕾 白书强
四月的梨乡阳信,梨花的香甜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记者在这春意盎然的气息中走进了阳信一中,走进了我们要采访的主人公——董宝礼的办公室。
董宝礼的办公室窗明几净、摆设整齐,门外“教科研室”和“名师工作室”的标志牌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办公室书橱里满满十几盒的学生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摆放整齐的近30种校本教材、数十摞印刷精美的《啄春泥》报和《阳信一中教科研》期刊,足以让人们看出他在这所学校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这是董老师多年的心血,也是他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对学生无限关爱的有力证据。”陪同我们采访的阳信一中副校长曹树恩说。
终圆“教师梦”,痴心永不改
1988年9月,董宝礼终于圆了自己的“教师梦”,踏上了母校阳信一中的高中讲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学生就是我最大的财富,和学生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从未有过离开学校、离开讲台的打算。即使将来因为年龄的原因离开讲台,我也会继续为学生服务。”当我们问起如果有机会是否会离开教育时,他很坚定地对我们说。
一次,董宝礼班里的一名女生在夜里两点得了急性肠胃炎,急需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刚躺下不到一个小时的他被学生唤醒后,急忙穿上衣服,带上家里所有的钱,冒着刺骨的寒风和几个学生一道把生病的女生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该女生需要马上做手术,可女生的家长远在农村,交通极为不便,一时难以赶到县城在手术前签字。看到生病的女生疼痛难忍的样子,他毅然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医生提示他签了字就要负责时,他说:“如果能减少学生的痛苦,我宁愿担这个责任。”
手术很成功,后来赶到的家长拉着董宝礼的手,眼含着泪花说:“董老师,是你救了我孩子的命,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
在一届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他跟学生结算班费的开支情况。当他公布完所有明细并告诉学生还有结余时,负责班里财务的副班长杨洋举起手来说:“老师,你算得不对!当时我们班里买饮水机的钱你没算上,上学期期末考试发的奖品钱也没算上。饮水机是54元;期末考试的奖品因为每个人都有,我估计也得120元。这样,班费不是剩下38元,而是还差136元。那天吕进(正班长)说还想做通讯录,我问了问每份一元,我们要做80份的话,要80元。这样每人还得交3元。”“不用了。算我请客吧。”董宝礼笑着说。
其实,当时董宝礼的工资只有500元左右,孩子年幼,妻子下岗,再加上买房借下4万多元钱,生活非常拮据。但在学生身上花钱,他总是很大方。
20多年来,他不但为外出考试的学生垫付考试费,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交纳学杂费等“大额”费用,还向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赠送图书、刊物、笔记本等。
做一名教师,是董宝礼多年的梦想;能和数以千计的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对他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董宝礼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都献给了自己喜欢的这份事业,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们真诚的尊敬与爱戴。
为圆“学生梦”,学做多面手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所以,我觉得教师不能单单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对学生有所帮助。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对学生有所帮助。”董宝礼说。
董宝礼说起他负责的啄春泥文学社和《啄春泥》报,如数家珍,情绪激动。“我们每出一期,都要经过学生投稿,教师筛选,学生三遍修改、点评,指导教师再做修改,排版,出样张,师生共同校对等几个环节。辛勤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现在我们的报纸在全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师生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已达500余件。”说着,董宝礼递给我们几本《啄春泥优秀作品集》,“这些大都是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我们已汇编了四个集子。准备今年暑期再出第五集。”
董宝礼还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他的学生获得的专利证书现在已经有200多件。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第二片区高中联合体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看到该校学生的发明成果,惊叹不已。
教育情结和教育梦想让董宝礼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这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学生的满腔热爱。我们相信,他的学生就像梨乡朵朵皎洁晶莹的梨花,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一定会结出晶莹剔透的硕果。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