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李波 通讯员 王平乾
  近日,日照海事专修学院与德国STELLA公司、德国AMAS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日照市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日照市教育局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力提升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张传若说。
强化市级统筹,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日照市教育局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合理、学校规模小、专业重复设置、办学效益低等问题,加强市级统筹,对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布局调整、资源整合,明确各职业学校发展定位,突出优势,培植品牌,错位发展。该市依托日照电大建立了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依托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了市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将东港区职教中心、五莲县职教中心2所职业中专升格为普通中专,并分别更名为市机电工程学校、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进一步扩大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日照市教育局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需求,强化职业教育专业统筹规划。该局在加强原有蓝色经济专业的基础上,支持学校新增设了焊接技术应用、航海捕捞、船舶制造与维修、船舶水手与机工、国际商务等一批与蓝色经济相对接的新专业。
  该局开展“高水平、示范性、规范化、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示范性、规范化、合格”专业分类创建活动,使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提升综合实力。到2013年,力争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及开设专业全部达到合格标准,部分学校、专业达到示范性标准。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为学校发展“强筋壮骨”
  日照市教育局引导各区县、各学校加大工作力度,争项目、引资金,想方设法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学校发展突飞猛进。
  五莲县面对发展职业教育财力紧张的状况,改“等米下锅”为主动“找米做饭”,认真研究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扶持资金1500余万元,争取企业投资在校内建成10条实训生产线和33个教学实训用室,实现了“零投入”建实训车间。在2012年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五莲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区县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据初步统计,近3年来,日照市各级用于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总投入累计达到3.5亿元以上。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市各职业学校新开工了一大批基础建设项目,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实训楼、实习实训用室和设施设备配备进一步完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市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达到5所,先后有3所学校争创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学校。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日照市各中等职业学校紧紧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一主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大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内涵不断延伸,有效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海尔集团、北海船舶重工等5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办学,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工厂就业。企业实现了由招工后培训到直接使用熟练工,节省了大量培训费用。目前,日照市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未毕业就被企业预定,实现了由过去学校求着企业“接”学生,到现在用工企业到学校“抢”学生的转变。近年来,日照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部分办学质量高的学校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很多毕业生被推荐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就业,深受企业欢迎。
  该市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学生到企业以后入手比较快,进入状态也比较快,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完善技能大赛制度,
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
  日照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教学的意见》,狠抓技能教学,促进内涵发展。各级进一步强化对专业技能教学的管理和指导,把实训实习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学校普遍开展了师生技能比赛活动,学校技能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二等奖的日照市工业学校学生王杰说:“当初家里人嫌弃职业学校,现在他们的想法已经慢慢改变了,因为我出了成绩,许多企业抢着跟我签约。”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加强技能教学、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日照市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现已举办五届。日照市还创新大赛办法,开设了学生抽测组和专业教师比赛组,既保证了学生的参与面,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今后,我们将深入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精神,继续加强市级统筹,加大资金投入,深化校企合作,狠抓技能训练,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新跨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张传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