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离异家庭学生心中的坚冰

刘芳蕾 刘洪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格至关重要。父母离异对子女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重大打击和创伤。离异家庭的孩子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没有人要”、“别人看不起”,感到自卑、焦虑。关心这些特殊的学生,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了13年班主任,我始终关爱每个学生,用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呵护每个学生。学生张雨,聪明伶俐,快言快语,学习成绩优异,在班里颇有人缘。可就在我教初三的一个上午,一个老大爷来到我的办公室,递给我一封张雨写给爸爸的信。张雨的爸爸和妈妈于一年前离婚了,现在张雨跟爸爸和后妈一起生活。在信上,张雨直呼她爸爸的名字,说她不愿再在这个家住下去了,想搬到外面自己租房住,要她爸爸出全年的房租费、生活费共4800元,中秋节前一天交齐,否则她要在八月十五当天横尸街头。看完这封信,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抬起头,看着老大爷那无助的面孔,我的心一阵发酸。老大爷说,张雨的爸爸离婚之后下了岗,后妈倒通情达理,关键是张雨不懂事,整天向爸爸要这个,要那个,可能是受她妈妈的影响。
  当天下午,因过节学校提前放学,我把张雨叫到了办公室,拿出了那封信。一看到信,张雨就哭了。我没说话,给了她一块纸巾。过了一会儿,我说:“张雨,我理解你的心情,老师也很难过。但是,你应该理解你父母,尊重你父母的选择。不管他们是否在一起,他们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父母的是非恩怨与你无关,他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你作为他们的孩子,应该祝福他们。你不希望你的父母生活幸福吗?你爷爷这么大年纪了,本来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却还在为你们奔波操劳,你觉得这样对吗?张雨,我相信你的妈妈,天下的妈妈都会为儿女着想。你这样做,你妈妈也不会同意的,是吗?”张雨点了点头。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维护母亲的形象,不管是否是她母亲的原因。我相信,学生会理解老师的,她妈妈也会理解的。
  中秋节,张雨是和爷爷、奶奶、姑姑一起度过的。后来,我和她爷爷商议,让张雨中午在她爸爸家,晚上住到她妈妈家。女儿离不开妈,尤其是青春期的少女,更需要妈妈的呵护。慢慢地,张雨脸上有笑容了,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也越来越愿意接近我了。她的英语成绩更是突飞猛进,成了班里的佼佼者。
  我班学生陈刚是一个开朗、活泼、好学的好孩子,还担任班长。但他从爸爸离开后便一蹶不振,性格变得孤僻,不再关心集体,把身上所有的“官职”都辞掉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这样下去,他的中考怎么办?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再也经不住任何打击了。
  我找他谈心,让他倾诉委屈;给他找来最热销校园女作家杨红樱的书,翻到有离异家庭孩子那一章上,让他认真去看。但这样做收效甚微,他依然破罐子破摔,连家庭作业也不做了。
  一凤凰彩票,我茫然了。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头?是呀,由于爸爸离开了家,妈妈、爷爷、奶奶觉得对不起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百般娇惯。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感到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认为自己不学习是应该的。这就是症结所在。于是,我找到陈刚,一改往日好言相劝的态度,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称其“学习不好,归咎于父母离异,纯粹是在找借口,是在为自己懒惰找借口,为自己无能找借口”。这招儿还真管用,在我的刺激下,他一改往日萎靡不振的作风,开始学习了。我又乘胜追击,利用他的特长,让他在才艺展示课上给大家唱歌,消除他的自卑感,增强他的自信心。刚开始时,他有点勉强,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给了他鼓励,唱罢一曲,他又主动站起来,要求再唱一首,并且要我给他小组加分。听到他的请求,我怔了一下,但随即我热泪盈眶:铁树开花了!我知道,他找回了自我。
    我班有个从外校转来的父母离异的女学生叫张秀,不同于性格活泼的张雨,她性格内向,特别自卑,但自尊心很强,学习成绩也可以。我知道这样的学生需要一把火点燃,我寻找着机会。在一次英语测试中,我发现她的英语作文写得很棒,就大张旗鼓地在班上表扬了她,并让她把自己的作文抄到黑板上当例文。一下子,我发现她脸上的表情生动了,双眼也有神了,再也不是那个表情木纳的小姑娘了。那节课之后,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一分春华,一分秋实。我用亲切的话语去激励学生,用温柔的眼神去抚慰学生,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学生,相信他们必将迎来自己精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