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发布日期:2013-06-1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045次
本报记者 商荣宾
编者按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的科学要求。山东省《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已于去年底颁发。如何加快推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报从本期起,陆续刊登各地的探索实践经验。
“职业教育一定能够办好!在寿光,我们看到了希望。”4月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在联系点寿光市调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时,这样评价寿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寿光市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突出职业教育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在规划上优先安排、投入上优先保障、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全市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优化布局结构,增强发展活力
针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力量分散、规模质量效益急需提高的情况,2011年1月,寿光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投资6.2亿元建设寿光市职教中心学校,将原有的5所职教学校统一整合,根据新建、在建项目新设专业培养人才,实现了园区、职教一体化办学。该校已被确定为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潍坊科技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资产15亿元的应用型特色大学。现在,全市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以潍坊科技学院、寿光市职教中心学校为主体,以14个镇(街道)社区教育教学站为补充,相互协调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
灵活设置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多年来,寿光市坚持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产业规划紧密融合,做到以产业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以实用为目标来设置专业、优化课程、培养人才。根据寿光蔬菜种植业、化工业、先进制造业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潍坊科技学院相继成立了贾思勰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11个院系,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14个专业,全市中、高等职业教育都形成了符合人才需求变化的专业建设机制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中职教育每年为社会输送5000多名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每年为社会输送6000多名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各类职业教育每年开展社会培训20000多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寿光市经济建设,促进了全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进程。
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寿光市积极引导职业教育与企业开展合作,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提高了学生技能,实现了互利共赢。一是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方式,为企业“量身打造”专业技术人才,保证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合作共赢。寿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泰丰集团合作成立了育丰人力资源开发公司,集专业教学、实习、技能培养、就业指导为一体,建成了与企业生产现场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生产基地,把实践教学与产品生产有机结合,不仅让学生参与了真实环境下的实训实习,还为企业进行了产品粗加工。三是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业务水平。潍坊科技学院派遣3名博士到山东默锐集团有限公司兼任企业技术副总,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管理,提高了企业技术实力,也将企业需要的行业最新技术融入进了教学内容。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先后与晨鸣集团、海化集团等4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每年定向培养学生1500多人。联盟集团与潍坊科技学院联合开办“联盟班”,每期招收学生300多人,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企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顶岗实习期间补助1200元以上,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月起步工资2000元,既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荒,又增加了学生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收入。寿光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一专多能,实现了毕业生的多渠道就业及自主创业,就业率达98.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0%。
加强产学研结合,
提高服务经济建设水平
寿光市职业教育针对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进行科技开发,探索产、学、研用结合之路。潍坊科技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联合成立了“寿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立项省部级涉农科研课题10余项;与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立了“寿光蔬菜育种与示范工作站”,开展新品种选育、种植示范、推广开发,目前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11种,其中寿研1号厚皮甜瓜、中寿12号和中寿14号尖椒以及抗黄化曲叶病毒西红柿等已得到大范围推广。寿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研发的“夏玉米——草菇立体种植技术”在上口镇进行推广,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研制的新型农药“普鲁钠”已经大面积使用;研究完成的“地下卤水在河蟹人工育苗中的应用研究”,解决了海水污染严重、病害多、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已经推广到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沿海沿湖地区,每年为渔民增收近亿元。同时,寿光市职业院校师生发明的“采果器”、“自动施肥器”、“点花器”、“量筒式瓶塞”等多项科技发明获国家专利。潍坊科技学院与寿光市农业局联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视频服务系统,建立了350多家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站,通过网上作物病虫害诊断和农业技术指导,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万多个,推广农业新技术60多项,向农民推介优质农资800多种。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寿光市处于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叠加位置。为“蓝黄”两区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寿光市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推动寿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相信,寿光职业教育的明天必定会更加辉煌璀璨!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