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立德树人成为系统工程
发布日期:2013-06-2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432次
本报记者 李文军 张兴华 吴茂明
“没想到,一所农村中学能把思品课开展得这么扎实有效。”4月24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在莱芜召开,来自全省17个市的与会代表在观摩了会议现场之一口镇中学的思品课展示后,对该市以思品课改革为突破口,构建立德树人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让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社会满意。”莱芜市教育局局长刘静介绍说。近年来,莱芜市把立德树人作为系统工程来研究和实施,以创新性的举措,大力推进思品课改革,坚持行政推动、教研带动、家庭社会联动,积极构建“四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莱芜市教育局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全员育人,让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
在口镇中学,有一位“老师妈妈”,她叫李爱莉。她不仅是一名初二年级的生物老师,还是班级里5名学生的导师。对这5名学生来说,李爱莉就像他们的妈妈,时时在关心着他们。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李老师”;心理和情感上有了问题,他们想到的还是“找李老师”。
日前,记者在口镇中学提供的一份名单上看到,全校120多名一线教师都像李爱莉一样,人人都是学生的导师,每人负责帮扶5名学生。在这里,德育工作不再是班主任的“独唱”,而是变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大合唱”。
立德先立师。莱芜市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德育工作的支撑点,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坚持行政推动,创新城乡一体化德育教研模式,聘请知名专家加强教师培训,形成了班主任牵头、全体教师参与、家委会协助、学生自省的全员育人机制,使教师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让立德树人成为所有教育者从教的理念自觉和行动自觉。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育处于一种‘夹生饭’的状态,思想品德课教师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各自为战’,学科教师则‘袖手旁观’,家长却是‘盲目期待’,特殊学生得不到特殊关爱。”口镇中学校长张伟说。全员育人导师制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如今,莱芜市全面落实这一新型育人机制,各中小学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独具特色的操作办法。口镇中学建立了“四进”(导师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家庭,并最终走进学生的心灵)、“五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六关注”(关注细节,关注身心,关注变化,关注交友,关注能力,关注全面)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吴伯箫学校建立了课程、管理、生活三条育人工作线,形成科任教师分担、班主任整合的全员育人机制,产生了整体效应。
全科育人,让课堂成为德育的主阵地
“科科都是德育渠道,堂堂都是德育阵地。”这是莱芜市德育工作追求的一个目标。在该市,各级各学校充分挖掘各学科德育结合点,扎扎实实地发挥每一堂课的育人作用。
在德育学科渗透的基础上,该市各中小学还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如陈毅中学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三大主题和四大领域为基本框架,建构了涵盖“传统文化”、“安全教育”、“陈毅精神伴我成长”的学校课程,课程德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丈八丘联小开发了“用心善待每一天”德育校本课程和系列班级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方法上,该市注重道德的养成。他们根据实际探索形成了“课前自主——课上合作——课后导行”的思品课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主的实践与体验。羊里中学的生态化思品课堂、牛泉镇中心小学的“小组合作联动”课堂、友谊路小学的“诗艺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道德的影响力是无穷的。该市为了提升师德素养,还大力开展“铸师德、转作风、强素质、提质量”和“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育德”与“增智”互促共进。上游中学依据课程标准,编印了覆盖所有学科的《课堂德育目标体系指导手册》,教师人手一册,把全科育人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该市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心理辅导室,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户外拓展活动、心理辅导与学生管理有机衔接,实现育人育心的双重目标。凤城高中在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建立辐射到班级的心理素质拓展体系;投资20万元,建成300余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有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室、催眠与压力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功能用室,被师生亲切地称为“心灵氧吧”。
全程育人,营造时时、
处处、事事育人的良好氛围
关注学生心灵,着眼学生成长,是莱芜市德育工作的又一特点。该市重视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浓厚的育人氛围。
该市教育局在全市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书目编制、考核展示等各方面予以保障,让书香浸润心田,为学生一生的精神发育奠基。目前,全市校校都开放图书阅览室,班班都有图书角,周周都开设阅读课,年年都有读书节,书香充溢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花园学校构建绿色阅读模式,创新方式方法,组织“春之声”、“夏之音”、“秋之韵”、“冬之歌”师生经典吟诵大赛等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校园成了孩子的精神乐园。”
该市还注重环境育人功能。各学校积极建设优秀的教室文化,在班级特色文化、特色活动、特色课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汶源学校张翠的“阳光中队”积极建设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建立“汶源阳光班”博客圈,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课程和户外活动,让班级成为每一名学生温暖的“家”。
与此同时,该市重视德育实践。各中小学以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为立足点,精心设计“每月一事”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活动,把文明礼仪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文化传统教育贯穿其中,构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德育实践课程。如莱芜师范附小3月的“文明礼仪月”、4月的“感恩月”、5月的“安全教育月”,实验小学9月的“习惯养成月”、10月的“体育活动月”、11月的“科技活动月”,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全方位育人,让家长和社会
成为教育的不竭助力
“我认为张老师的品社课上得好,孩子们都很活跃,学习探讨的积极性高。要是张老师把节奏把握得再紧凑点就更好了。”在家长进课堂开放周活动中,里辛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嘉浩的家长李振营,在评课中指出了张老师课型的优缺点,显得非常专业,这让张老师非常感动。
像里辛中心小学一样,全市各学校都注重发挥教育的合力。
据莱芜市分管教育的刘杰市长介绍,该市教育局大力推动各级各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管理网络,拓展了德育空间;出台了家校共建的系列文件,建立起学校、级部和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们走进校园,走进班级,参与学校管理。学生走出校门,拓展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0余名家长义务为学生举行心理健康、文明礼仪、道德法制、手工制作、生命安全、生活理财、机器制造等讲座,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市教育局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充分发挥共青团、关工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招募高校优秀学生、“五老”人员等担任志愿者、辅导员,开展了“美德少年评选”、法制教育宣讲、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