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太空的科普课

本报通讯员 张明坤 张峰 路东运
  “哇,太奇妙了!”6月20日上午10点42分,随着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把红色液体慢慢地注入水球中,红色的液体在水球中慢慢地散开,透明的水球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球。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大屏幕看到这一奇特美妙的景象,汶上县郭楼镇中心小学四年级(2)班45名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
  20日上午10时,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实验舱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如期举行。郭楼镇中心小学600多名师生在各班教室里通过多媒体认真聆听了这别开生面的一堂课。小球在太空中的单摆运动和圆周运动、高速旋转的陀螺、神奇的水膜试验……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主讲老师所演示的这些奇特的物理现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悬空横卧、倒立,王亚平在指令长聂海胜的帮助下所表演的一系列“杂技”动作,直观具体,更是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我现在对失重环境有了更具体的感受,看来我们对诗仙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真要重新认识一下了!”学生张亚男这样谈自己的看法。
  “虽然现在小学生还没有开始学物理,他们对失重、牛顿第二定律、水的张力等问题可能还是一知半解,但这堂别开生面的启蒙课,一定能开启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之门。”郭楼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张爱云认为这堂“太空授课”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