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为农村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发布日期:2013-07-0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543次
本报记者 蔡廷杰 通讯员 崇鹏道
日前,记者在青州市王坟镇永兴希望小学采访时得知,该校年轻教师于娟的英语课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课堂上,于老师时而帮学生们延伸课外知识,时而教学生们唱英文歌,教室里充满了歌声、笑声。据了解,该校近两年新分配来5名教师,他们的加入,为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农村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是该市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彻底解决农村教师老龄化和部分学科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青州市提出了“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力争5年补充千名新教师”的目标。5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兑现承诺,已公开招考新教师1014人。同时,该市全力做好免费师范生毕业就业工作,目前已有青州生源地免费师范毕业生13人回青州中小学任教。认真落实“三支一扶”政策,不断改善支教教师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先后有51人来青支教。5年来,该市共吸收各级各类人才1078人,接近全市教师总数的八分之一。这些教师绝大部分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及学历结构,为青州农村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青州市非常重视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扎实实施新教师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离职培训等工程,为教师成长搭建起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该市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培养“青蓝工程”,寄托着该市对新老教师共同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殷切期待。到目前,该市已连续举办了四期“青蓝工程”结对拜师仪式。孔凡华,来自该市山区学校邵庄初中的一名年轻教师,是“青蓝工程”第一期优秀新教师,也是第三期优秀指导教师。当记者问及他的成长之路时,他说:“刚参加工作时,学校选配优秀教师作为我的指导教师,给我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一年下来,我已经对各项业务工作非常熟悉了。去年,学校安排我指导新教师,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领导肯定了我的工作,同时也感觉到压力很大。我和新教师多沟通,多听他的课。一年下来,我听了80多节课。在指导他的过程中,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该市全面启动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先后组织300余名教师参加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王剑是该市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今年50多岁了,而他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记者问他这个年龄为什么还考研时,他爽快地说:“这几年,青州教育发展很快,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不学习就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了。”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