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推进全民终身学习
发布日期:2013-07-2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199次
本报记者 郭华坤 通讯员 王佃学
“诸城的社区教育做到了与国际接轨,成效明显,既是民生工程,又促进了教育公平,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5月,在诸城市承办的全省城乡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职成教司农村教育处处长刘杰如是说。
近年来,诸城市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标,创新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社区居民,提高了全民素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诸城市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先进城市、全省首家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
整合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诸城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城乡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出台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成立由26个市直部门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组建了132名专职教师、689名兼职教师、9750名社区志愿者三支社区教育专业队伍,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对镇街和市直部门单位的考核体系。2009年以来,诸城市投资4亿元建起占地1250亩的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依托学院师资、设备、基地、课程等资源优势,整合全市职业院校、电大、党员远程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成立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依托成人教育学校,统筹党校、人口学校、科普学校、老年大学和农广校等培训资源,组建13处镇街社区分院,发挥骨干作用;依托233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整合远程教育、图书阅览、电子阅览、文体广场等资源,成立社区教学站,发挥主体作用。目前,全市已形成以农村社区学院为龙头,镇街分院为骨干,社区教学站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市、镇、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创新开展“菜单式”技术培训
诸城市统筹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学院出菜单、农民开订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联动”模式,组织开展一系列免费实用实效的教育培训。开展特种动物养殖、蛋鸡饲养、苗木栽培、林果管理、大棚蔬菜、食用菌、黄烟栽培、良种繁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300余期,累计培训农民60多万人次。对有转产转岗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回乡青年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全市每年有2万多人接受创业就业培训,培训转移劳动力1万余人。定期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社区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000多期,参训居民达10万人次。
拓展教育渠道,提升社区教育活力
诸城市搭建居民数字化学习平台。开通“社区综合服务网”、“诸城终身学习网”、“诸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络平台,拓宽网络学习的覆盖面。编印《社区教育简报》、《市场行情》等,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信息服务。市里建起老年大学,开设绘画、舞蹈、书法、器乐等16门课程,社区建起老年活动室,配备活动器材,满足了12万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愿望。在社区建起“儿童俱乐部”,举办“四点半学校”,成为学生离校后双休日、节假日学习实践活动的场所。
近几年,诸城市越来越多的社区发展起了规模经济,社区教育课程已经形成了以种养户、农村回乡青年、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外来人员为对象的5大模块的几百门课程。舜王社区分院院长王茂杰说,为了开好课程,教师们走村入户调研培训需求,量身定制课程菜单,居民们也纷纷通过热线电话提出学习要求,仅5月份,舜王分院就接到了200多份培训订单。舜王辣椒大户柳之高高兴地说:“原来农民种菜靠的是扛锄头淌热汗,如今更要靠科学才能致富发家。这多亏了分院的好老师们啊!”
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庆平告诉记者,该市正在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引领社区居民在学习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