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特色社区教育大文章
发布日期:2013-07-2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011次
本报通讯员 赵炳海
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胜利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以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为目标,以“深化内涵、统筹均衡、提升层次、打造品牌”为抓手,以规范化、制度化、网格化、数字化、长效化为原则,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有力地促进了街道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举措”强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胜利街道加大投入力度,先后投资800多万元用于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实现“社区‘搭台’、居民‘唱戏’,居民从‘观众’到‘主角’”的转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他们为每个社区配备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各城市社区针对居民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邀请专家学者为广大居民开展培训讲座。农村社区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借助东营区劳动就业联动指挥中心的优秀师资,开设了家政服务、专业维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他们努力构建远程教育格局,打造好“室内固定课堂、户外休闲课堂、田间流动课堂”三大课堂。
“三大体系”提升社区教育水平
胜利街道社区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核心文化体系,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社区教育服务。他们申请并注册了公益性社区服务品牌“中山乐百家”,使拥有500多人的乐百家艺术团、书法协会成为建设乐百家精神文化的基地。每年自编自演各类大型文艺演出10余场次,组织各类居民文体活动20余次。“乐百家”文化艺术节、读书节成为社区文化品牌。庐山农村社区组建了庐山稻花香舞蹈队,依托社区文化广场推动大众娱乐常态化。目前,庐山稻花香舞蹈队已发展成员50多人。
根据寒暑假父母上班、孩子无人照管的现状,胜利街道社区建立假期托管培训中心,开展“四点半”辅导服务,请校外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义务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教他们画画、唱歌、做手工、玩游戏,以此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
“四化建设”助力新型农民培养
胜利街道社区按照“阵地共用、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开放运行”原则,将阵地建设品牌化。在庐山农村社区、辛镇村及六个城市社区分别设立教学点,精心建设庐山社区大丰收培训基地、中山社区乐百家艺术文化培训基地、新兴社区农民工培训基地、新胜社区青年创业培训基地、胜宏社区心连心党群互助基地、辛镇万象城居民创业基地、王营水稻莲藕种植基地、韩家畜牧养殖基地等八个教学基地,着力构建立体教学网络。根据各教学点和基地实际,全力打造“庐山·稻花香”、“辛镇·千百慧”、“中山·乐百家”、“胜宏·心连心”、“新胜·润民馨”、“新兴·真情190”等品牌,不断提升街道新型农(市)民学校的层次和内涵。
他们践行“开放、灵活、互动”理念,将课堂建设多元化,建设好六类课堂,即立足培训基地建好“室内课堂”,依托示范基地办好“实践课堂”,强化远程教育开好“网络课堂”,利用专家学者搞好“流动课堂”,借助高校院所用好“技能课堂”,发挥农村大集作用抓好“宣传课堂”。
社区还将培训工作项目化,如在庐山社区依托“大丰收培训基地”,实施以“红、蓝、绿”三色证书教育为主的“雨露”培训工程等。
社区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建档跟踪,根据学员需求参与不同的课程培训,使学员管理目标化。社区在全街道扶持培养村党支部书记,使之全部达到“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好、工作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职责好”要求;扶持培养100名农村党员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使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的农民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