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相处
发布日期:2013-08-1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101次
石建光
如何与不同素质的农村学生家长沟通,预防、解决有可能出现的矛盾,努力与家长形成合力呢?这是摆在农村学校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简要介绍如下。
一、家长会让学生唱主角
在常规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向学生家长介绍其子女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并向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但是,由于家长会的凤凰彩票有限,因此教师有时候对学生家长了解得并不全面、深刻,二者很难形成有效的力量。我想:为何不把合作学习的形式移植到家长会上来呢?在家长会上,我让班里的小组长们走上讲台介绍、评价本组组员的表现,并对组员提出殷切的期望。这样一来,学生与学生之间细微、具体的评价不仅增强了家长会的真实感,而且让学生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同时,笔者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们展现自我。
例如,在某一年的母亲节,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主题活动“妈妈,我想对你说”。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母亲的爱溢于言表。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对自己的母亲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学生小兵的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对他疏于管理,所以他对妈妈很冷淡,他的妈妈为此很伤心。在家长会上,小兵低声诉说着在妈妈外出打工以后自己心里生发的痛苦。小兵刚一说完,他的妈妈就潸然泪下。在家长会结束后,这位家长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孩子。现在,我认识到了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今后,我一定好好地努力,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
家长会让学生唱主角,并不是否定班主任的作用,更不意味着班主任退出了家长会的舞台。恰恰相反,班主任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能力能够更好地凸显出来。
二、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家校双方沟通得更顺畅
为了开展信息化教学,学校为每个学生开通了云平台的账号。在这个平台上,既有学科的菜单式自主学习资料和试卷,又有班级论坛。在班级论坛中,笔者开设了“家园·校园”主题栏目,让学生及其家长针对班级最近发生的事情、家庭琐事等进行讨论。学生家长以“70后”居多,能够接受信息化教育手段。因此,我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经常利用班里的“家园·校园”。班级论坛是我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展示我的班级管理理念的主阵地。班级论坛既让学生家长对班级教育的现状多了一分思考,也让学生家长对班主任多了一分理解与支持。
除班级论坛外,飞信、校讯通也成了我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每当发现学生有了问题时,我就通过飞信、校讯通给学生家长留言,把学生要做的作业、考试信息、表现情况、注意事项等交代得清清楚楚。当我发现班里的学生有不良苗头时,也立即通知学生家长,让他们及时地处理,为孩子打上一支“预防针”,以防患于未然。每当节日来临时,我给学生家长们一一发短信,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语。
三、让实地家访成为家校沟通的常态化工作方式
有人说:“现在都有电话和网络了,还用得着实地家访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电话家访是家访的有效延伸,但如果只局限于简单的“电访”,教师就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家长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为了与学生家长沟通,教师就要实地家访。虽然实地家访有路途遥远、费时费力等不利因素,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有效,因此不能取消它。
例如,笔者的学生小柯以前是典型的后进生,厌学情绪尤为严重。一次家访时,我发现小柯的家里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艺术作品。一打听,我才知道这些都出自小柯父亲之手。顿时,一个让小柯重新投入学习的办法从我的大脑里萌芽了。我和小柯的爸爸商量了一番,决定让小柯与几名“同类项”组成根艺小组,利用周末凤凰彩票跟着小柯的爸爸学习根雕艺术。几个星期后,小柯与同学们在班会上展示和介绍了自己的根雕艺术作品。从此,小柯鼓起了自信的风帆。
(作者单位: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