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崛起“新校园”

本报记者 吴茂明 通讯员 吴其林
  “咱村幼儿园建得忒好咧,今后孩子上学可方便了!”看着在家门口建起的新幼儿园,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东上庄村民心里乐开了花。东上庄幼儿园从今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仅4个多月,一所占地3余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村级幼儿园就完成了主体。“现正进行内部装修,秋季开学就能投入使用。”该村村委会主任张春华高兴地说。
  东上庄幼儿园是今年该区为民办实事建设项目之一。为建好幼儿园,村主任张春华把“公事”当成“自家的事”,凤凰彩票 上、工程靠上、资金先垫上。没白没黑地干不说,还把自己石料厂的石头无偿奉献,自家的铲车、建筑工具全部挪为“公用”。缺少资金自个儿掏腰包,从工程开工到完成主体,他个人先后垫支了20余万元。“俺也没有多大想法,就是想给老少爷们办点实事,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张春华的话道出了心声,说出了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校舍是学校、幼儿园最重要、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高标准的校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我们始终把校舍建设改造作为重点、放在首位。”莱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继水说。莱城区在完成校安工程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把幼儿园改扩建、新城高中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相结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进,让城乡学子在家门口就拥有优质、安全、牢固的校舍,享受最好的教育。
  近年来,莱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校园建设上突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资金保障、督查推进四个强化,建立班子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区,成立项目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校园建设“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落实收费减免政策,无偿提供土地。通过对上争取、单位自筹、社会捐助、政府投入相结合,加大以奖代补力度,确保建设资金。将校园建设纳入对各镇街年度综合考核和教育综合督导范围,把工程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分类指导,狠抓建筑质量和安全,切实把幼儿园建设、新城高中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建成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和满意工程。
  “实事要办实办好,完成要保质保量。”张继水在每次推进会上都这样强调。作为责任部门,莱城区教育局坚持建班子、抓协调、抢工期,周调度、月汇总、季通报,定期组织计财、基建、学前等相关科室进行实地勘查、指导,为项目单位排日程、定路线、解难题。推行“主动监督、过程介入、从严要求、确保质量”的工作标准,各工序无缝隙介入监督检查,特别是在材料进场验收、钢筋绑扎及模板勘验、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现场跟踪监督、勘验。新城高中已完工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6%以上,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示范工程”、“山东省安全文明工程”、“莱芜市优质结构工程”等称号。截至目前,列入为民办实事的18所幼儿园建设项目,1所投入使用,2所主体完工,10所在建,开工率达72.2%,已完成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012.7万元;新城高中一期工程已全部封顶,二期工程正在施工,累计投资6560万元;3所薄弱学校6个项目改造稳步推进,已完成投资1100余万元。
  “一座房,两座房,最漂亮的就是新学堂。”随着新城高中、苗山中学、羊里中学、吐丝口小学、牛泉中心幼儿园等一座座新建标准化学校、幼儿园拔地而起,而今的莱城大地,抬眼是标准校,抬脚是新校园,校舍安全了,上学方便了,人民更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