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评出2013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教师系列)

  本报讯(记者 黄玲)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激励全省中小学教师树立教育创新理念,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近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出2013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教师系列)10人和提名奖24人。从2005年起,省教育厅开展了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分为教师系列、校长系列和班主任系列,今年评选的是教师系列。
  今年评出的10名教育创新人物(教师系列)分别是:
  平阴县第一中学 刘小虎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于宪平
  枣庄市第八中学 高庆堂 
  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 陈伟
  青州市北关初级中学 张春梅
  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孙明霞
  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辉
  临沂朴园小学 孙艳霞
  聊城第一实验小学 林宏
  菏泽第一中学 郭红梅
  (人物事迹介绍见3版,提名奖名单略)
刘小虎 平阴县第一中学教师
  刘小虎,男,1979年出生,平阴县第一中学科技教师。从2002年至今,一直在基层默默地坚守、探索、推广青少年发明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系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优秀组织工作者、中国创新型名师、全国骨干科技辅导员、国际青少年科技实践大赛金牌指导教师、国家教科研“十二五”课题研究优秀教师、山东省科普专家团团员、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济南市杰出青年技术创新能手等;获第五届济南市青年科技奖,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园丁奖,专利产品“1+1发明创造训练模板”晋级中央电视台“我是发明家”全国12强并多次上镜中央电视台。
  他首创“1+1发明创造”和“双普教育”模式,提出“5个1”快乐发明和“6个2”创新教育环节,编写《1+1发明创造》书籍,设计发明我国首套创新教育类扑克,研发“创新三宝”教辅资源包。他的两万多名学生接受了发明创造教育,参与了创新实践。辅导学生申报专利800多项、辅导的学生225人次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比赛获奖,辅导的多名学生被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
  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原汁原味”的青少年发明创造教育,多次参与山东省科普百校行活动,发起“1+1发明创造”义讲活动,先后到广州、深圳、昆明、重庆、兰州、济南、东营、枣庄、德州、菏泽、聊城、淄博等地作报告,传播“1+1发明创造”教育知识,传递科技创新教育经验,把“1+1发明创造”教育推向全国。
于宪平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教师
  于宪平,男,1976年出生,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系淄博市临淄区十大杰出青年、十佳人民教师,淄博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创新教师、创新班主任。
  工作17年来,于宪平在作文教学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本色作文”的教育理念。本色,意指事物的原生状态,其特点是不加矫饰。本色作文,就是要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还原质朴自然的本色,其关键点在于还原作文主题的生命本色、作文内容的生活本色、作文形式的生态本色。其本质特点是:观察真生活,书写真性情,表达真自我。他要求学生真诚地写作文,独立地思索,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他寄语学生:给自己一双慧眼,去学会观察生活;给自己一双巧手,去认真描绘生活;给自己一颗良心,去积极回报生活。
  他辅导学生在《语文报》、《中学生阅读》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600余篇,并正式出版了《花季属于我们》、《梦想开花》等18部作品集。他个人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博览》等报刊上发表作文教学论文20余篇,并正式出版了《谛听,那回归的声音》、《心灵原唱》两部诗文集。2012年10月,他的课堂教学理论著作《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出版发行;2013年3月,他的作文教学理论著作《本色作文》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庆堂 枣庄市第八中学教师
  高庆堂,男,1970年2月出生,枣庄市第八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曾获得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枣庄市薛城区劳模等荣誉称号。
  在教育之路上,他用创新思路持续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优化重组思想政治教材结构,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彻底打破原有教材的篇章结构,重新按专题进行整合,实行“主题性大专题课程”。对必修课中偏、难、怪、旧的内容,该降的降低难度,该删除的删除。以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为主题,并围绕主题让学生展开“主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知思维。结合时政和学科素养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合后的教材被命名为《高中思想政治整合教材》,由原来厚厚的6本书变成了1本书,大大缓解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容量大与课时紧张的矛盾,真正做到了实用、管用。
  与此同时,他打破教学的固定模式,能够顺其自然地上课。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整合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首先了解“主题性大专题课程”的全局,再了解“知识主题”的各个局部,围绕“主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递进式讨论,尊重认知规律,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陈伟 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教师
  陈伟,女,生于1977年3月,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系全国百名基础教育名师、山东省数学教学能手、东营名师。
  在课堂教学中,陈伟以质性研究为切入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运用行动研究法创新建构的“六式小组合作加五大提问”教学策略,受到省市专家的高度认可。积极承担各级教师培训,多次应邀在市内外上示范课或作学术报告。2012~2013年作为国家教育部外派赴港指导专家,她怀揣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勤奋好学,扎实工作,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她曾获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华东六省一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执教的《秒的认识》获省课程资源一等奖并入选国家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库。参与多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主持并完成了省级实验课题“油田城区小学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研究;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或在《小学数学教育》等报刊上发表;参与编著的《小学和谐高效教学探索研究》、《课堂观察:诊断性案例与行动省思》等著作,成为东营市教师培训辅助教材。
张春梅 青州市北关初级中学教师
  张春梅,女,1976年2月出生,青州市北关初级中学英语教师。曾获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名师等荣誉称号;系山东省远程研修指导教师和“省培”优秀学员;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青州市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政府教学成果奖,全国基础教育评价学术研究成果二等奖;参加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参编省级刊物6种。《山东教育》和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对其做过采访报道。
  在教学中,她大胆进行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改革创新,创造“读说课加读写课”阅读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一课型,两课时”分层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图式英语教学法”,创立“主题思维图英语写作教学流程”,其特点是:“先总后分,词图结合”,“由中心向分支,构建框架,发散思维,细化内容;再由分支向中心,层层专练,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评价激励法”、“班级自主管理机制”等,努力打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教育。2012年,青州市教育局设立张春梅英语名师工作室,她为工作室制定了总体目标、工作理念、各项活动机制和流程、第一个三年工作计划、学员培养计划、专题研究项目等,并在工作室网站创设30个专题,陆续上传内容。
  相信“多一项评价的标准,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张春梅要先做一个值得学生尊敬的老师,再培养一批值得老师尊敬的学生。
 孙明霞 泰安市泰山学院附
属中学教师
  孙明霞,女,1963年1月出生,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中生物教师。系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研究性学习先进个人、泰安市首届教育科学学术委员;获《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奖。出版个人教学专著《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怎样当个好老师——答一线教师36问》,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数百篇,达百万余字。主编《课堂因生命而精彩》一书。2007年5月《中国教师报》在头版头条以《一个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为题报道了她的课堂探索与创新。
  “走进课堂,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知识。老师不是在教学科,而是在教孩子。”“教育永远大于教学,教学是为教育服务的。”这是孙明霞长期践行的教育实践观。她始终以对待“新课”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站在新课标的高度、站在教育的前沿审视每一堂课,将国家课程进行“在地化”处理,充分运用当地资源、家庭资源、学生资源、网络资源、教师资源来整合、重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
  她认为,知识是鲜活的、生动的,教学方式是灵动的,学生学习是主动、自觉体验的过程,是智慧不断生发的过程,是师生享受幸福的过程。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抄写背诵和机械训练。她全面梳理了初中生物教材中各种类型的实验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李辉 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李辉,男,1970年7月出生,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小学语文、综实、科技、心理教师。系山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山东省优秀科技教师、威海市名班主任、威海市名课程团队带头人、威海市名师人选、威海市首届十大教育创新人物。他主持的两个威海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多年来,李辉锐意创新,探索出了一套素质教育的成功教学模式。“重在沟通”是他的教学理念。与学生沟通,在教学中赏识学生,注重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因此,他主持了学校的“李辉老师家庭教育咨询热线”,担任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教师。与家长沟通,“勤总结、勤交流、勤家访”是他的班级工作理念。他创办了小型的“家长学校”,随时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他创新提出的“开学三部曲”、“30个好习惯评价体系”、“挂书包法”和解决书包过重的“学生用书分类法”在全校推广。他被聘请为乳山市班主任培训班兼职教师,在威海市名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他在教室里创设了科学阅读角;在科技活动室创设了“我是小发明家”和“未来的世界”等墙面。他辅导的学生在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90多个奖项,8项创造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孙艳霞 临沂朴园小学教师
  孙艳霞,女,中共党员,生于1970年9月,临沂朴园小学语文教师。系山东省小语会理事、山东省远程研修专家、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提高工程专题培训班主讲教师、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1998年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04年获山东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小学科学课优秀课比赛一等奖,执教全国观摩课,并被评为山东省小学教学先进个人;2005年、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2009年被列为齐鲁名师工程人选;2010年获全国“十一五”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执教山东省小学语文名师特色教学展示课,并作《我的实用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报告。
  她提出了“实用语文”教学思想,构建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将语文课分为课内阅读整合课、课外阅读整合课、语言表达训练课、语文实践活动课四种课型。她从“教学内容的整合”入手,精简了内容分析,加大了课时阅读容量,节约了教学凤凰彩票,提高了阅读效率;调动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她将实用语文的四要素——语言积累、文字训练、阅读理解、价值观引领巧妙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她的“实用语文”教学思想和“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交流与推广。
林宏 聊城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林宏,女,1970年10月出生,聊城第一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曾获全国小学数学教改先进个人,山东省十佳基础教育名师,聊城市优秀班主任、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全国教学艺术大赛说课一等奖,山东省资源开发与利用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中,林宏秉承“一种理念、两种意识、三种手段、四项创新”的理念,做“真趣”教育。
  她的课堂教学创新是立体化教学模式——“两重五学双效”,形成了“真、趣、实、活”的教学风格。“两重”即“重创造性思维培养”、“重数学文化积淀”。“五学”即“问题导学”、“尝试自学”、“合作互学”、“展示帮学”、“评价促学”。“双效”即“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整合课程,增添数学文化内容,把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魔术等带入课堂。研发校本教材《翻开数学文化的画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她的作业创新是对作业进行改革研究,总结出说数学、找数学、画数学、写数学、教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七种类型。设计了《天天学数学》作业,包括夯实基础的口算题、拓展思维的开放性智力趣味题、丰富人生的数学阅读题等。
  她在班级管理上创新使用“多元评价小印章”、捆绑式评价、拔高性评价语,给多数学生封“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把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引进课堂,让家长每月一次上讲台,做到家校结合,全面育人。
郭红梅 菏泽第一中学教师
  郭红梅,女,1972年出生,菏泽一中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系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
  2009年,她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长带领团队经过多次摸索和论证,开发出了“RLW”教学模式,也就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周”教学模式;策划了菏泽一中四大精品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了“虚拟社区”课程。在此基础上,她又对学校的所有活动进行整合,开发了一门新的活动课程——“PIL”课程。PIL是英语practice(实践)、innovation(创新)、life(生命)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产物。
  参加工作21年来,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为人师表,重视、关心学生的终生成长。她创新提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指导的学生86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6人在全国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大赛中获奖,65人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省市级奖励,其中1名同学获得国家参赛资格。
  她多次讲授市级以上公开课,执教课《如何制定活动方案》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一等奖。主持的省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效性实施策略研究》获山东省一等奖,课题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教师教育研究》上;主持的国家“十二五”课题“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特点研究”已通过中期报告,2014年结题;出版了教育教学专著《让学生信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