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优先”促临沂河东区教育升级
发布日期:2013-09-2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320次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我们学校原来是个村小,叫九曲街道于埠小学,早前在个小庙里办学,但是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漫步‘云空间’了。”近日,记者在临沂市河东区采访时,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校长高向国说。短短几年的凤凰彩票,该校从一所破旧的村小,改造扩建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的教育学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让村民子女和工业园流动儿童的就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一样,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50多所学校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河东区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的扎实推进,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一批学校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实现了办学条件和质量的升级、跨越。
临沂市河东区位于沂蒙革命老区,是一个以农业乡镇为基础的新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弱、底子薄,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工程,是最基本的民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也是切实解决好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改善民计民生、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唯有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实现河东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区委书记王晓军说。两年前,王晓军上任后深入调研,决心当个“教育书记”,“要让全区的孩子从小就能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教育文化资源,保证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教育书记”的带领下,区委、区政府及各镇街党委、政府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教育,确定了推动教育工作“六个优先”的原则,“在领导重视上优先关注教育,在科学发展上优先考虑教育,在重要工作部署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投入上优先倾斜教育,在项目推进上优先观摩教育,在年终考评上优先考核教育”。2012年3月,河东区启动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决定从2012到2014年,按照中小学城乡一体标准化的要求,以政府投入为主,整合各类资源,3年共投入5亿多元,在东城新区规划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区属教育学区,在各镇街规划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的镇街教育学区,全面完成城乡51所中小学、幼儿园4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任务,彻底改善原来较为薄弱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
为确保这一规划落到实处,河东区还专门将镇街教育投入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并加大教育投入考核权重,加强对镇街教育投入的督导评估。区里还对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建设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推进:2012年6月1日前开工建设的每平方米补助600元,2012年9月1日前开工建设的每平方米补助500元,2012年11月1日前开工建设的每平方米补助450元,2012年11月1日以后开工建设的不再补助。“早晚都得改造建设,晚建不如早建,这一政策实实在在地调动了镇街积极推动教育建设项目早建设、早完成的积极性,一年之内就有几十处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让老百姓真正看到了教育发展的希望。”河东区教育局局长李西宝说。同时,区委效能督查办公室把“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列为重点督查项目之一,严格按照凤凰彩票节点进行现场督导,兑现奖惩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镇街党委政府抓教育的紧迫感。
目前,该区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4亿多元,36处学校的42个建设项目已于今秋新学期开学时全部投入使用,18处学校和10所幼儿园正在加紧建设,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新建的学校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新建幼儿园全部达到省定基本标准。“我们不为‘面子’为孩子,绝不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而是真正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把涉及千家万户的教育事业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河东区区长高振凯说。
随着乡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河东区一大批特色学校也脱颖而出,村小临沂第十实验小学“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国书法教育特色学校,临沂24中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临沂第九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学校。该区还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全区农村教育的升级发展,有力推动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2012年的全区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调查中,中小学教育工作位居全区第一;在非经济类部门单位综合考核中,教体局名列全区第一;在2013年临沂市的教育工作综合督导中,河东区后来居上,位居全市第一,赢得了百姓的认可。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