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

山东省利津县北宋实验学校 陈建福 李岩宾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防教育的基础对象。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提高他们的国防观念。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通过军事训练,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人民军队的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树立起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国防观念,从而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发展。
  每年开学初对六年级以上学生进行为期3~5天的集中军训,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至今已延续近十年。多年的军训工作使我们对军训有了一些思考。
立足学生身心现状,科学选取军训项目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立足不同的年级和军训基础,选取不同内容的军训项目。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从六年级一入学就开始进行初次军训,连续四年直至初中毕业。军训第一项就是举行军训开营仪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明确军训要求。六、七年级一般选取站军姿、停止间转法、齐步的行进与立定、跑步的行进与立定以及拉歌练习,学习一些军歌和拉歌的技巧、口号等。七年级再加上内务整理,为接下来的住宿生活打基础。八、九年级训练内容是在六、七年级的基础上再加上正步走和国旗班的遴选与强化训练。军训的最后一项是进行盛大的汇报表演,对各年级、班级军训进行成果展示,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团队、集体意识,提高个人纪律观念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我校作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一起,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这就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但由于一些学生已经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作风,许多规章制度往往难以落实。而军训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在感知中得以内化。
  让学生体会军训严格的纪律性,养成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从而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军营生活,感悟军人作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作风,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进一步改进军训工作的思考
  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军地两方的积极性,走军民结合的路子。军训经费、器材、场地和教员,是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基本保证。要充分挖掘社会和学校自身潜力,加强和当地武装部、武警部队沟通联系,取得教官培训资源支持,减少军训费用开支。
  定期邀请部分教官到校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国防教育为主线,把国防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国防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努力拓宽学生在军事领域的知识面,实现国防教育常态化。
  加强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巩固军训成果。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军训是短暂的,但它给学生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是永恒的。军训培养了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体魄,树立了国防观念,培养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其实,这些已经足以让他们享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