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的责任

山东省临邑县教育局局长 潘国英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笔者经常思考的是如何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面对现实,我感到学生的压力很大。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越来越没有幸福感;家长为生活奔波,对孩子疏于管理、呵护,使孩子心灵没有归属感;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使学生没有安全感。不断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的被侵害事件,让我感到非常痛心,使我深切感受到保护学生的身心和生命安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管理的重点来抓。当前的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的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这是教育的误区。如果学生接触不到正确的健康教育,而从媒体、网络上接触一些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就会影响他们对社会现实中一些现象的判断,从而影响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失去对自己的保护能力。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坚守“健康第一”的理念,给学生渗透正确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教育部门应从教育行为到教育实践再到教育评价,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把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的过程之中,把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开足开全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课,使学生树立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成长为体格健壮、学识渊博的有用之才。
  把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学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决不允许违反道德的事情在教师队伍中发生。教师必须守住道德底线,成为学生生命安全的保护者,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行为之中。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科学开课,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必修内容。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应给学生注入关乎他们生命健康的基本常识,使学生对生命正确认识、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为其一生身心健康打下基础。
  开设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在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教材不系统,缺乏专业的教师,因此把这门课列入了选修内容。要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有专门的机构,组织专门的人才,系统地编写适合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教材,满足教学需求,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计划地培养心理健康教师,按要求列入教师编制。核定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数,并纳入考核内容,规范这门课的开设。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教育部门应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法》,从法律的高度进行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在学校、在家庭中生活得幸福快乐,成长得健康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