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校安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

本报记者 杨祥瑞
  走进苍山县向城镇初级中学,昔日破旧的老教室了无踪迹,崭新的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楼矗立在校园里,青翠的树木、盛开的花朵使整个校园充满了勃勃生机,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该县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结出的硕果。
  向城镇初级中学只是苍山县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苍山县为彻底改变校舍危房多、安全隐患大这一现状,认真贯彻全国、省、市校舍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把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方筹措,加大资金投入
  泉山实验学校将于近期交付使用,兰陵中学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楼同时施工,东城实验学校正在选址……苍山县的校安工程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么多工程建设同时铺开,如何保障资金成了最主要的问题。
  苍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5.6亿元。该县坚持“教育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将校舍安全工程列为民生之首,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都将校舍危房改造资金作为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优先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校安工程顺利实施。
  “我们要以对事业、对生命、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搞好校舍危房改造,确保在今年年底全部消除D级危房,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在危房里上课!”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峰在年初召开的县人代会上向全县人民承诺。
  该县财政局一位胡姓负责人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苍山县县乡财政用于校舍危房改造的资金达到5.37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3.1亿元,乡镇财政筹集资金2.27亿元。县财政投入每年都比上一年度有大幅度增加。2010年县财政投入资金4077万元,2011年达到8136万元,2012年达到18923.6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4%。”
  去年,该县为减轻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将校舍危改资金县乡投资比例由过去的4:6调整为6:4,并将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校舍危房改造的补助范围,按照新建平房每平方米补助400元、新建楼房每平方米补助5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为推动校舍危改项目及早开工、及时竣工,县财政在项目动工前拨付县级补助资金的30%作为启动资金,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剩余补助资金,切实提高了校改资金的使用效益。
  据了解,2009年9月,该县按照中央和省、市政府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现有校舍逐校逐栋进行了抗震安全排查鉴定,共排查鉴定了308所学校,校舍2610幢,总面积929442平方米。鉴定结果为:A、B级安全校舍174403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19%;不安全C级危房358891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38%;D级危房396148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43%。
  针对全县校舍危房改造面积大、任务重、凤凰彩票紧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财力、集中凤凰彩票加快实施校舍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标,按照“改一所、成一所”的原则,结合乡镇规范化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和标准化初级中学建设,精心组织实施了校安工程项目。2009至2012四个年度,该县共实施了279所学校的校舍危房改造项目,总投资5.6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2.76亿元,新建校舍56.8万平方米、消除危房46.9万平方米。2013年,县政府规划实施校舍危房改造项目102个,总投资1.22亿元,其中县财政专列资金7835万元,目标是全面消除D级危房、完成60%以上的C级不安全校舍改造建设。
优化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现在我们搞学校的危房改造施工项目,手续办理的中间环节集中在一个地方,节省了不少凤凰彩票,也免去了很多费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一位校舍安全工程施工方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为确保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县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实行“一次申报、集中审批、免费办理”的办法,并制定了《关于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规费的通知》,组织协调发改、建设、规划、财政、地震、消防、气象等部门设立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为校建工程提供快捷服务。校安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及监理费用由县财政专列资金统一拨付,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全额免收,对经营服务性收费予以减收或免收,确实需要收费的按最低标准收取。2009年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以来,该县累计减免收费300余万元,有效缩短了工程前期准备凤凰彩票。
  该县还要求相关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做好校安工程的项目论证、方案设计、预算评审、工程招投标和变更签证等审核把关,并加强监管,有效控制工程施工工期,节约财政支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求工作人员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不准插手、干预项目工程建设,保证了校安工程成为“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严抓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校舍安全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各项目学校要站在对学生生命高度负责的高度,建设好每栋教学楼!”该县教体局局长张同峰在全县教干会议上的一番话,道出了该县保证校安工程质量的决心。为使学生们能有更加安全的学习场所,该县在校安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从严格程序入手,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为把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成人民满意的工程,该县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从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建材质量、项目实施等方面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管。将质量监督监理项目责任一一细化,落实到人;建立项目工期承诺制,每个工程项目负责人都要签订工程进度、质量承诺书,校安办和工程监理人员专门负责监管每个阶段工作的落实。
  该县校安办负责人门圣告诉记者:“工程质量是实施校舍危房改造工作的生命线,确保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为此,凡是列入县政府实施规划的工程项目,不论建筑面积大小,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都要去检查、验收8次以上,所以我们的工程监督人员几乎每天都是在校改工地上跑。”
  该县还从教育、建设、规划等部门抽调出人员成立督查组,通过设立监督电话、施工监督牌等办法,全程跟踪督查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设计、施工、监理的专业水准及国家强制性标准落实到位,使每一所新建校舍达到防震防灾要求,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校安工程项目竣工后将实施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监理监督人员姓名等镌刻在学校项目工程标志牌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建设是关系百年大计的良心活,我们始终坚持所有建筑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料检验实验报告单方可进入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建筑材料必须由项目学校和监理工程师现场取样并全程监督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彬彬告诉记者。据了解,该县所有校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均委托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在每个工地确定质监技术人员,严格按图纸及施工规范操作,对所有隐蔽工程层层把关验收,并留下影像资料。未经监理和校安办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环节施工,确保工程的专业水准。工程完工后,校安办组织设计、地勘、质检、监理等专业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学校使用。
统筹规划,建设美丽校园
  记者来到苍山县下村乡中心小学,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现在我们用上了崭新明亮的校舍,教室里还有班班通、多媒体,和城里的学生一样了!”“我们学校餐厅里的饭菜比家里的饭菜还香,我已经十几天中午没有回家吃饭了!”
  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完工后,该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标准化学校建设,突出实施了以硬化、绿化、美化为主题的美丽校园建设工程,加快提升全县中小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舒适宜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2011年以来,该县先后投资1.8亿元实施了美丽校园建设,改造完成了11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新建改建学区小学食堂、餐厅83处,配备音体美器材8万余件、班班通设备431套、师生用电脑2620台、校园网37个。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推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鲁城镇中心小学门口,送孩子上学的赵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在苍山,建得最漂亮、最结实的地方是学校,我们农村的学校比城里的学校还漂亮。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念书,我们家长一百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