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云空间”助推教学变革

  本报讯(记者 姜连国)以区域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为基础的淄博市周村区数字化教与学平台,整合了全区各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服务系统,面向全区学生、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空间。如今,在周村,覆盖全区中小学师生的“云空间”——周村区数字化教与学平台,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周村区教体局副局长路兰英介绍,为提高全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区教体局坚持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创建了“321”信息化教育模式,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中小学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每所学校建成两个以上数字化教与学体验室,每位师生都有一个上网账号,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数字化教与学平台已经成了打造数字化校园、提升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的助推器。
  该平台以课程为核心,内容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各级各类学科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在线编写教案、学案、课件,制作微课,在线测评,批改作业等;学生可以在线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优秀教师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与教师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进行互动交流,真正实现了有选择的自主学习。
  “到目前为止,全区中小学师生都在积极地使用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目前,注册人数已达1.7万人,累计上传学习资源14万余个。”路兰英说。
  数字化教与学平台全面实现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北门里小学教师胡晓琳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面对区域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现在教师只需要学会根据教学的需要取舍资源,再根据需求整理资料,就能将优质资源整合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使得教学设计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据了解,在周村区中小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如今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以平台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下,学生往往借助平台,利用教师网上发放的任务单和微课进行“前置性学习”,并与教师在线进行交流互动;课堂上,主要是展示学习成果,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反馈矫正,练习检测。“这种‘翻转式课堂’,不仅可以使所有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而且可以把学习凤凰彩票、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把困惑解决在课内,堂堂清,日日清,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南郊中学的一位青年教师这样谈及运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教学改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