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校园掀起“艺术热”
发布日期:2014-01-2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327次
本报记者 刘志松 通讯员 王原 贾振远
虽然天气有些冷,但是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中学运动场上,学习舞龙技艺的学生们却热情不减,一招一式非常投入。“每次穿上这身黄色的‘龙服’,我心里就非常激动!”正高高舞起龙头的学生张晨轩自豪地说。站在两条长龙之间的是该镇“舞龙传人”东三村74岁的魏树东。说到为学生们上舞龙艺术课,他一脸的高兴:“看到孩子们喜欢学,我睡觉也踏实了。”
记者一走进史口镇中学教学楼,浓浓的艺术气息便迎面袭来。门厅两侧是巨幅的展板,学生的书法、绘画、剪纸、摄影作品张张精彩,学生们在校园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中的留影尽显着青春与活力。校长张俊福说:“前年,政府为学校建起了艺术楼,配备了钢琴、唢呐、架子鼓等多种器材,学校建起了乡村少年宫,学生们都加入艺术社团学习感兴趣的艺术课。去年,学校又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舞龙、剪纸、锣鼓、吕剧等艺术领域的老艺人走进校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校园艺术教育。”
位于吕剧起源地牛庄镇的东营区第二中学,开展艺术教育则主打“吕剧牌”。围绕吕剧传承,学校成立了吕剧社团,编写了吕剧教材,聘请市区吕剧器乐、表演专家每周走进学校授课,并与山东省吕剧院“牵手”,每年邀请省吕剧专家为师生授课,与师生同台表演。
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吕剧社团,仅靠校外专家进校园授课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东营区二中副校长李志福说:“除学生培养计划外,学校还启动了社团教师培养计划,每周邀请原东营市吕剧团团长魏兆凯、原广饶县吕剧团团长毛怀志、国家二级演员郭京玲、东营区文化馆王玲玲等指导师生学习器乐、声乐和舞美。现在区二中教师个个‘一专多能’!”上学期,英语教师王丽君参加全区的教师支教活动到区实验学校任教一年,仍坚持每周回到学校学习吕剧器乐技艺;年近50岁的教师王彩年迷上了二胡、锣鼓技艺,每天晚上坚持练习。现在,东营区二中吕剧社团的学生学习器乐有了身边的老师。
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师生。黄金光是学校的体育教师,现在已是名副其实的吕剧爱好者,创作的吕剧剧本《小花学艺》经过专家修改、谱曲并指导排练后,即将搬上全区大型演出舞台。在2013年的东营区“红烛奖”评选活动中,东营区二中获得集体奖。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