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职成教育相结合服务“三农”

  本报讯(通讯员 王文杰 李玉成)近年来,临沭县依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结合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全县每年培训各类人员达8000余人,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起、能够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永久牌”乡土人才。
  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三农”服务。近几年,临沭县紧扣农业产业化结构做文章,培养了大量的乡土人才,涌现出一批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该县职业中专在深入农村、农民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种植、养殖、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培训方案;完善校内与校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长班与短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展“送教下乡”,将课堂教学、现场指导、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构建了具有鲜明农村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扩建了先进的病理分析室、微生物实验室、小动物外科手术室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新建2个校外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站、1个兽医院、1个植物医院。
  “就读职业学校不但能学到一技之长,还能考大学、读研究生,照样可以实现理想。”2013年春季分流到临沭县职业中专就读的2013级升学部建筑专业学生谢士城开心地说。在这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句话已经从学校墙壁上“走”进现实,“选择职业中专,就业升学路更宽”已成为多数家长的共识。自2005年采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来,该县已安排1.2万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累计创收近亿元。其中2007年高级焊工专业国际认证班首批15名学生到韩国大宇集团研修,创收90万元,让学生和家长尝到了上职专、学技术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