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校小主人”

本报记者 马玉强
  “各位家长,你们好!请自觉将车辆摆放在规定区域。”“同学,你好!请靠右行。”……如今,在曲阜市时庄中学有这样一群臂戴袖章、笑意盎然的值岗学生——他们一边向过往的师生微笑致意,一边热情地引导家长和学生有序出入。
  学生值岗是时庄中学“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一个缩影。所谓“三自”即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学习。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三自教育”德育模式在学校初显成效。
自主管理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王雨晴是九年级1班的学生。她是2月27日的“值日班长”。到教室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一角写上个人的“值日座右铭”——今日事今日毕。然后,她取下挂在教室前方的《班级日志》,开始考勤。接下来,她开始督促各负责人分工合作:收作业、查作业、打扫卫生、读书、排车辆……“虽然值日这天很累很辛苦,但能为大家服务让我感觉很值得,自己也得到了锻炼。”王雨晴骄傲地说。
  和王雨晴一样,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是自主管理的一员,他们轮流当家做主人,担当一天的“值日班长”。王雨晴还兼任班级财产保管员,其他同学有的是保洁员,有的是图书管理员,有的是班级纪律督察员,有的是“关”长(负责所有开关事务)……这种班级事物“承包责任制”是全员的,细化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学生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管理,班级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该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分“校、部、班”三级。各班学生干部轮流参与值日活动,分别对学校、级部、班级辖区内的学风纪律、卫生打扫、路队监督、车辆排放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过校园广播和“校园反光镜”公示,每周五汇总结果,评出本周的文明班级。
自主学习
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在时庄中学,最让八年级学生引以为豪的是各自赢得的“头衔”——在教室左侧墙壁上,一张贴满照片的“军衔晋升榜”特别醒目。
  这是该校一直在努力探索构建的“自主互助性学习课堂”,实行的是“自主+互助+竞争”小组捆绑式评价机制。一个班级由几十个人转化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奋斗目标,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如八年级采用“军衔晋升制”,七年级采用“星月太阳晋级制”。醒目的晋升标识时刻激励着学生组内“互助”、组间“竞争”。
  过去,该校的课堂主要是“讲授课”,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听。现在,课堂由教师的阵地变成了学生的“舞台”。“过去老师一离开,教室就乱哄哄的。”校长张磊感慨地说,“如今老师在与不在,课堂一个样,学生一个样。因为我们现在的课堂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老师离开了,班干部、小组长会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学习进度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在小组内部,优秀生学得快,吸收得快,就辅导和帮助其他学生。有了正能量的导引和同学间的互相监督,谁还好意思不学习呢?”
自主教育
让学生主动成长
  在时庄中学,校园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楼道里学生体验活动图片随处可见,墙壁上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锦上添花。教室前悬挂着一张张个性鲜明的“班级名片”,无论是班名、班徽还是班风、班训,均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这些都已成为时庄中学自主教育的无声教材。
  “自主班会课”是“自主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最津津乐道的事。“以往的班会课都是老师在讲。”七年级3班陈芳芳开心地说,“现在好了,什么时候上,上什么主题,用什么形式,谁主持,谁演讲,谁总结,都由我们说了算。不过,也挺累的,为了开好一次班会,我们全班同学齐动员,分工合作,有负责筹划的,有负责做课件的,有负责会场布置的。现在才知道班主任老师以前多不容易。”学校改革传统班会课授课形式,由班委会成员主持班会,学生当主角,班主任只担当参与者、导引者的角色。学生兴趣浓,参与积极,教育效果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