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智慧让学生的心灵绽放

本报记者 徐书盛 通讯员 王立霞
    吃掉苹果,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数出它里面有多少粒种子;可是我们却没有办法弄清楚一粒苹果种子,到底能结出多少个苹果。沂水县第三实验小学优秀班主任黄方方的爱,就是这样一粒神奇的种子,带给她可爱的学生一年四季的芬芳和美丽。
  2013年12月18日,和往日一样,黄方方7点就到了学校。“丁零零——”手机响了,那边传来家长焦灼的求助声:“黄老师,鞠力一大早就大哭大叫,不吃早饭也不上学,可愁死俺了……”黄方方暗示家长让孩子接电话:“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可就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鞠力,你愿意来学校帮助老师吗?”三言两语犹如春风化雨,鞠力放下电话,吃完早饭就急匆匆来上学了。鞠力的妈妈随后给黄方方发来3条短信,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和敬意。
  究竟有什么魔力,令家长和学生如此喜欢和信赖她?带着这个问号,我走近了她,一个会当老师的班主任——黄方方。
孩子的大朋友
  “那些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往往会被忽视、冷落。殊不知,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是最需要爱的。”黄方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黄方方特别注重问题学生的转化。班里的梁文,上课时在教室里“漫游”,下课后骂人、打架,各科教师都对他伤透了脑筋。黄方方先找他谈心,然后以他为原型编了一个小短剧在班里演出,让学生评判。梁文看到上演的这一幕,听到大家的评价,脸上写满了羞愧和后悔。黄方方以为他意识到了错误,定会尽力改正,没想到几天后,他“涛声依旧”。于是,黄方方走进了他的家。通过家访得知,梁文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爷爷奶奶对他溺爱有加,加上爸爸长期在外打工,使他缺失了教育,滋生了很多毛病。了解情况后,黄方方主动亲近他,做他的好朋友,然后一点一点地给他提要求,使他逐渐改正了一些坏习惯。每当发现他有一点儿进步时就进行表扬,格外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渐渐地,同学们告状的声音没有了,他在班级内的威信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小“承包制”
  很多人都说小学班主任最苦、最累,因为学生年龄小,几乎所有大事小情都要由班主任亲力亲为。这方面,黄方方自有妙招。她先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献计献策定班规,然后实行班级任务“承包制”,让班里每名学生都有事干。因为她觉得,不是只有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的学生才能当干部,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当干部来培养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承包的工作负责。任务的认领不是班主任分配,而是学生自主量力选择。黄方方将这些任务明细张贴在教室的公示栏里,提醒学生时时牢记自己的责任,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不,课上坐不住、课下常惹事的“万人烦”高明,就选择了管理班级专栏的任务。每每看到楼道里自己班的专栏有翘角、破损的现象时,他就及时粘贴好、更换好。偶尔忘记了,黄方方就耐心地提醒他。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让他有了成就感。渐渐地,他不再打架,上课也坐得住、听得进了。
  班级工作“承包”下去好说,关键是督促学生一如既往地做好。于是,黄方方又设立了“顶呱呱表扬榜”,及时跟进、反馈和评价。对于能坚持一周认真完成任务的学生,奖励优先去图书角借书;两周坚持做好的,能得到老师签名的一个小奖品;坚持一个月都做得很好的,将被评为班级“管理之星”,可以把自己的明星卡张贴在楼道的“班级明星榜”上。
  有了这样的班级管理智慧,黄方方的班级秩序井然,学生的服务意识、自律意识以及协作意识大大增强。分管政教的任校长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这样评价说:“班级没闲人,每个孩子都有活儿干,客观上减轻的是老师的工作量,实际上是把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发展机遇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及主人翁意识。”
这儿有个“道歉台”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个特点,总是有事没事喜欢去老师跟前“告状”。班主任不可能也不可以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但也做不到事事都过问。堵不如疏,为了引导学生会“告状”,黄方方教给学生“三思而后告”的方法,即“告状”前先思考:“这件事跟自己有关吗?”“必须得告诉老师吗?”“能自己解决吗?”“三思而后告”既减少了那些无谓的“告状”,也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告状”的少了,同学们相处得是不是就融洽了呢?为此,黄方方又及时设立了“道歉台”,让学生通过口述或者书信的形式表达歉意、倾诉心声,培养他们沟通和担当的能力。
  有一次,黄方方上课迟到了一分钟,走进教室后,她首先真诚地向同学们表达歉意,然后说明迟到的原因,同学们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报以热烈的掌声。
学习好搭档
  黄方方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智慧。
  她尝试建立的“学习搭档”经验,已经在学校推广并应用。首先她向任课教师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找出那些基础差、困难多、粗枝大叶的学生,然后选择让他们和在这些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组成“学习搭档”。搭档的任务是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优秀学生负责检查学困生的作业,看是否正确、齐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杂症”;学困生监督优秀学生是否及时检查,作业能否带头完成。学完一个单元,通过单元测评及时了解他们的帮扶开展情况和进步幅度大小,评选“黄金学习搭档”,进行表彰。
  这个做法,让班里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你追我赶、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黄方方在谈到这一点时,自豪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潜力这么大!原来,他们之间这种平等、亲密的伙伴关系能更有效地提高补差的效果,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品质上锦上添花。”
  很多班主任慕名而来,向黄方方“取经”。被问到她哪里来的这么多“金点子”时,她笑着回答:“心里装着学生,不管多榆木疙瘩的学生都能让他们开窍;只要老师用爱捂热学生的心,他就一定能绽放春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