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沈琪芳问诊职业教育:师资是基础 歧视是瓶颈
发布日期:2014-03-2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153次
本报综合消息 “在我们学校里,高职学生每年的就业率在95%以上,剩下的5%根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自主创业去了。”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琪芳在全国人大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回答了和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问题。她表示,无论就业率还是就业后的收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丝毫不比本科以上的学生差,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们歧视职业教育。
在沈琪芳看来,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情况完全不匹配。从基层来讲,职业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师资、设备。这两者的背后就是投入、经费的不足。
沈琪芳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它特别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对设备的要求很高。但是,长期以来,地市级职业院校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她说:“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处在三线城市,有31个专业,但是工科专业只有8个。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建立大量工科专业。由于遭遇瓶颈,因此学校发展得非常慢。”
沈琪芳认为,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职业教育发展还要打破歧视。她表示,目前中国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规模是空前的,技术性岗位收入超过机关收入的情形在很多领域已经出现,但是技术人才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并不匹配。社会各界应该扭转认识。
这一观点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的认同。他表示,中国未来需要把崇尚学历的社会变成崇尚素质的社会;同时,让职业教育向高层次走。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