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委会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好伙伴”

本报记者 乐文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是山东省家长委员会建设首批培育的典型学校。2010年4月,在山东省家长委员会建设项目组的指导下,该校建立了“三级家委会”组织机构,从民主监督、参与管理、课程开发、家长教育、沟通平台五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日前,记者深入该校,对其家委会工作进行了采访。
“家长教师”——
新时期一个响亮的名字
  在枣庄十五中,每逢周四的第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掌声从各个班级传出。原来,这是由各班级家委会推荐的来自警察、法官、律师、工程师、医生、园艺师、工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家长,正在利用自身优势给学生上研究性学习和技能实践课程。
  为此,学校赋予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家长教师”。家长课堂集生活性、知识性、趣味性、权威性于一体,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既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体系,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在此基础上,该校相继开发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活技能等系列课程。
  自2008年3月课程研究开发后,枣庄十五中东、西校区100余个教学班全面实施“家长教师”进课堂活动。这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发的“家长教师”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资源,开辟了落实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成为综合实践课程的新尝试。这样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教师少而不专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相继有3000余名家长走进教室,上课9000余节,使学生眼界大开。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目前已经将“家长教师进课堂”打造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靓丽的课程品牌,并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以及学生的衷心喜爱。
  2008年11月,枣庄十五中的“家长教师进课堂”,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素质教育宣传典型”,受到副厅长张志勇等领导的肯定。新华社以《枣庄十五中:“家长教师”让课堂灵动起来》为题进行了通稿报道。此后,“家长教师进课堂”的做法引得省内外众多兄弟学校前来学习考察,并在全国普遍得以推广。
“励志远足”——
大胆开展的校外实践课程
  一提起春游、秋游,便让很多学校望而却步、不敢组织,让家长忧心忡忡。这一活动,在很长凤凰彩票内因不安全等因素的困扰而成为当代孩子的“奢侈品”。
  然而,在枣庄十五中,这样的活动已是学生的“家常便饭”。这得益于该校大胆进行的“励志远足”课程开发实验。该课程的实施按照学校家委会反复考察设计的安全线路,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它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春游、秋游、冬练课程组成,是新型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组织者是家长,指导者是学校。
  几年来,已先后有106个班级进行了279次远足实践活动课程,万名学生、家长、老师参与了远足实践。
  对此,不少人这样评价:十五中家委会组织“励志远足”活动,破解了学校因安全瓶颈因素导致校外实践活动严重不足甚至不敢开展的问题。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了亲子关系,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生态意识,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2012年4月,新华社以《创造条件让孩子拥抱春天》为题对这一活动进行宣传报道。2014年4月2日,新华网山东频道以《中小学生春游岂能因噎废食》为题再次报道了该校开展“励志远足”实践活动的做法。省家委会《通讯》2013年第4期也以《通过家委会促进“励志远足”活动深入开展》为题,全面介绍了十五中“励志远足”的具体做法,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经验提供了样板。
“亲子共学”——
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仅靠学校力量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枣庄十五中家委会积极倡导“亲子共学”活动。一方面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增强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另一方面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开展“亲子媒体辨识”活动。学校家委会要求每个家长每月要陪孩子看一个影视节目,并开展影评活动。
  2013年12月8日,八年级6班家委会组织了“亲子集体观影”活动,让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观赏了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的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讲述了一位教师用爱和音乐带给一班“放牛”孩子人生春天的故事,剧情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大家观后很有感触,很有收获。返校后,举行了家长、学生影评讨论会。
  一位同学动情地说:“观看电影后,飞逝的欢笑和无法抑制的泪水虽然都已成为过去,但我却永远不能忘怀。那一段音乐、一首歌、一组合唱连接起来震撼心灵的回声,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回忆。我十分欣赏《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它让我感悟到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快乐,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美丽。”
  开展“亲子读书分享”活动。学校家委会倡导打造“书香家庭”,建立班级家委会平台上的学习型组织——读书小组。这是一种由家长、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新型的生命共同体。借助班级家委会这个平台,依靠小组这个组织框架,大家通过阅读、讨论、实践、反馈,谈理想、谈感受,让阅读影响家长和师生的生命品质,从而共同建造幸福家庭、美好校园和健康生命。
  家委会发出了《读书倡议书》,推荐了亲子共读书目,如《论语》、《西游记》、《亲爱的安德烈》、《雷锋日记》等,通过建立读书小组引导亲子共读,促使家长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每学期还开展“读书节”,按照省家委会项目组培训的“三三五模式”展示学生及家长的读书成果,开展“最美书香家庭”评选,组织师生、家长参观“最美书香家庭”。
  开展亲子主题实践活动。今年3月,七年级23班、八年级1班的家委会联合组织开展“寻访家乡文化名人,升华爱国报国情怀”活动。100余名学生、家长、教师一起走出学校,走进春天,走进铁道游击队主题公园、匡衡祠等地,寻访家乡文化名人的事迹,升华爱国报国情怀,进行一次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开展“进班助学”活动。在枣庄十五中,每天每班安排1至2名家长进班级和学生一起听课,参与管理。家长进入教室和孩子一起听课、学习,了解了教学进度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加强与孩子沟通,提高了教育孩子的实效性。学校制定了《家长进班助学职责》,解决了家委会委员进校值班常态化问题,既保证了家长全员参与,又保证了家委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参与和全面监督。
“家长论坛”——
优秀父母成长的讲堂
  为提高家长的育人理念,让家长学习科学有效的家教方法,枣庄十五中开展了班级“家长论坛”活动,引导家长对教育敏感问题进行大讨论。
  4月3日下午,枣庄十五中七年级11班的家长、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围绕“按分数排名的利与弊”这个问题,开展了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参与的大讨论。
  于文清同学的家长率先发言。她说:“按分数排名,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但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导向——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其他都不重要。这不利于全面发展。”
  侯宝玲老师认为:“按成绩排名,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排名更容易使他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一位学生代表说:“按成绩排名,容易使老师戴上‘有色眼镜’。”另一位学生说:“排名在前面的同学有光荣感,排名在后面的同学有挫败感。”
  一位家长说:“成绩是孩子的个人隐私,孩子不同意,就不能公开。”
  活动中,家长、老师们踊跃发言,尤其是部分学生代表的发言更把这次活动推向高潮。
  此外,在学校家委会的指导下,该校各班级家委会也相继组织了有特色的班级“家长论坛”。如:该校八年级7班组织的“当代中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使家长在培养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七年级17班家委会组织家长开展的“中华道德大讨论”,引导家长结合传统美德故事案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做“四德”中学生;七年级19班家委会开展的“健康PK分数”主题大讨论,更是把与会家长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学校家委会从2011年开始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做无不良嗜好家长”等活动,并开展了班级“家教沙龙”活动。各班级成立家长读书小组,让大家坐在一起学习、交流育子经验。于是,《勇于管教》、《中华家训》、《曾国藩家书》成为家长爱读的书。
  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委会2010年10月开始启动“家长成长大讲堂”。“大讲堂”由学校家委会负责组织,每月一讲。内容涉及习惯培养、心理健康、亲子沟通、和谐家庭环境构建等。至今,学校已邀请9位专家和30位优秀家长代表登上“大讲堂”讲台。目前,该活动已举办9期,共培训家长1万余人。
“百科讲堂”、“少年学院”——
我的课堂我做主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怎样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这些都是枣庄十五中家委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此,学校开发了由学生主讲的“百科讲堂”,创设了“少年学院”课程。
  2009年以来,在学校家委会的指导下,各班每周开展一次由学生主讲的“百科讲堂”课程,涵盖了军事、科技、环保、法律、礼仪、艺术、体育、国学、心理健康等知识。讲课的同学从选题、课件制作、课程过程、课程评价等方面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每周一节的学生“百科讲堂”精彩纷呈。学生走上讲堂,锻炼才能,拓展视野,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2010年,学校成立“少年学院”。学院把活动列入学校课程管理,由专职辅导老师雷阳负责,建立了固定的活动阵地。学校建设了现代科技馆、大自然博物馆,先后开发了航天学院、军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国学院等12个学院,课程由学生选择。制定了《院士章程》,建立了活动制度,先后评出了1500名“小院士”。
  让学生走上讲台做“先生”,促使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搭建了学生展示个性、才华的新平台。此举得到了家委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以及学生的衷心喜爱。    (摄影: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