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在下一盘教育均衡的大棋

本报记者 王树勋 胡怀旭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历史悠久,秦代即在此置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地理等因素制约,沂水县的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滞后,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群众满意度较低。去年以来,沂水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效果显著,百姓叫好。
县委大院张起教育均衡光荣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期望高、人民群众更加关切的民生热点问题。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投入再多也不为过!”在去年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刘贤军郑重表态。随即,县委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赴诸城、高密等地学习考察,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包扶小组,层层抓落实。
  记者一走进县委大院,便看到赫然醒目的光荣榜张贴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栏上:“3月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红旗乡镇:龙家圈镇、道托镇、泉庄镇……”
  记者了解到,该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为确保工程按期推进,压茬进行,县里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考核方案》,列出了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凤凰彩票表”和“路线图”,要求六大班子领导全部抓乡镇。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为工程开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对手续办理所涉及的收费本着“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最低”和“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收取。对相关手续压茬办理,限时办结,最大限度地节省凤凰彩票,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的学校改扩建、新建用地征地工作不再难做了,老百姓都非常支持!”曾在乡镇工作多年的教育干部杨清平感慨地说。
  新建的黄山铺镇小河完小全部征用菜园地。“要找最平整、最肥沃的地方建学校,因为只有最好的土地才好绿化美化。”一位农村干部告诉记者。
保证每个建设项目都成为精品
  “教育是百年大计,你们不用考虑钱的事!要坚持高标准规划,绝不能让学校建设留有遗憾!”县长杨原田经常在学校建设推进会上对干部们这样说。
  记者注意到,该县立足高起点对学校进行长远计划和统筹规划,杜绝“拆除一排,原地新建一排”的“插花式”路子。翻开《沂水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设计方案》,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193个项目建设设计规划图清晰有序。
  许家湖镇正阳小学之前曾拿出3套设计方案,杨原田到现场实地查看后,安排设计单位集3套方案的优点重新设计。
  许家湖镇春水社区是全县最大的农村社区,镇党委政府据社区建设实际新建春水小学,坚持“改造一处学校,打造一个精品校园”,邀请多家建筑设计单位对学校规划设计。学校规划30个教学班、15个幼儿班,容纳学生、幼儿1800名,服务社区1.7万人,今年9月1日将正式启用。
  按照省定标准,港埠口小学原定建设面积为840平方米。龙家圈镇党委考察后,决定扩地5亩用于学校建设,不仅新建了小学教学楼,还建成高标准的幼儿园,镇财政为此多投入1500万元。
  2014年,沂水县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着力办好的10件民生实事之首,计划投入8.6亿元。其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投入6.5亿元,用于校舍改造、运动场地建设和教学设备配备,原定2015年完成21所学校的建设项目全部调整到2014年。投资2.1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一中、二中和21所标准化幼儿园。目前,有建设任务的学校已全部通过规划委员会审核或上报规划委员会审核、审批。
  记者还了解到,该县严格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学校运动场地,县财政扶持资金5120万元,建设塑胶跑道田径场31个,煤渣跑道运动场160个。全县累计投入9304万元,用于电教实验设备、音体美卫器材、学生餐厅设备购置。在去年数字化校园试点基础上,今年将全部完成信息技术设备安装配备工作,实现全县“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另外,着力做好餐厨设备和课桌凳更新,全县计划更换课桌凳8200多套,为116所学校的学生餐厅配套相关设施。
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有了好的教学设施,并不能保证学生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不应只拘泥于硬件的均衡,更要关注深层次的内涵发展。”沂水县教体局副局长冯彦说。
  为全面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沂水县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开好每一门课程,让沂水每一名学生都接受良好教育。”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实现教育机会均衡的新途径。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牛鼻子。”冯彦对记者说。沂水县开展了“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启动了“十百千”名优教师梯级培养工程,通过扩大教师招收数量、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工资分配制度、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完善名师激励机制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沂水今年退休教师有200名,县编办在上级许可的范围内批了210个新教师补充名额,占到全县新增编制的54%。
  记者获悉,该县注重利用和发挥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城区13所县直学校的25名骨干教师帮扶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
  “育人环境的改变,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师生迸发出了激情,学生家长露出了笑容,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来了!”县政协委员武霞日前视察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后发出感言。
  “到2014年底,沂水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县域教育资源将更加优质均衡。”沂水县教体局局长郭春录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