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教育局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 贴民心 求实效

  本报讯(记者 孙松波 通讯员张彬)5月9日,记者在肥城市走访时发现,肥城市教育局的机关干部,从班子成员到每一位中层干部都不定时深入学校,在征求查摆自身问题的同时,也指导督促学校扎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原来,这是肥城市教育局机关实施的联系点和薄弱学校包保两项制度。
  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肥城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及正副科级干部实施了联系点制度,机关科室负责人、责任督学实行了包保薄弱学校制度。教育局机关的同志每月到联系点和所包薄弱学校不少于2次,每学期参加校委会或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不少于1次。在包保学校期间,他们还要经常深入学校开展调研,指导学校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抓好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协助学校强化安全教育,进行师生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处理突发事件,化解矛盾纠纷。为了确保“下基层”包保活动的实效,所有包校人员都要定期形成调研报告,为学校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在包保期间,学校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包保工作挂钩,措施不力,效果不佳,包校人员负连带责任,有关部门一并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