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加减并用突破城区教育发展瓶颈

  本报讯(记者 杨祥瑞 通讯员  姜伟)近日,记者从兰陵县东城建设指挥部获悉,为进一步扩大城区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城区中小学校的“大班额”问题,该县将投资2.96亿元在城区东部规划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高中学校和职教中心各一所。
  兰陵县将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与城区学校升级改造工程,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做“加法”。依据教育发展的实际,启动了城区学校新一轮布局规划,在县城西北部泉山路开发片区开工建设了泉山实验学校、幼儿园,总投资8600万元。居住在泉山实验学校附近的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因为孩子上学受了不少罪,每天要跑几里路把孩子送到离家最近的卞庄二小。做梦也没想到县里会在家门口建一所新学校。这下好了,班里的学生没有那么多了,每天也不用我接送了。”
  该县在推进实施城区学校新一轮布局规划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对城区原有校舍进行维修、改造、提升。去年以来,该县投资3349万元,全面实施了二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四中和职教中心等城区学校升级改造工程,共新建校舍2.8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了城区学校的招生规模。
  该县合理调整学校招生范围和区域,严格学生择校条件,在班额控制上做“减法”。该县建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动态调整机制,实时监控班额变化情况,并根据学龄人口分布和流动状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的招生范围和区域。各学校严把招生入口关,严格按照“就近、免试、划片入学”的原则,依照本校当年服务区域内人数招生,不跨区域招生,促使城区学校“瘦身”。同时,规范择校行为,严格执行学生转学的有关规定,严把转学关口。对已经达到标准班额上限的中小学,原则上不再接收转学学生,只有在规定班额内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学校才可以接收学生转入。学生转学必须按规定办理正式的转学手续,在严格审核转入学生提供的房产证、户口簿、暂住证、务工证明等相关手续的基础上,经转出学校、转入学校和县教体局批准后方可到转入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