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争章卡”换来学生大进步

本报记者 雷明贵 通讯员 王立胜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场面火爆,每名学生都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阳光大课间,学生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踢毽子、扔沙包、晃呼啦圈……日前,记者走进临沂市兰山区红旗小学,被秩序井然的校园、快乐向上的学生深深地感染着。
  红旗小学何以如此文明和谐?校长蒋守运说:“我们管理的秘密就在于小小的‘争章卡’。我们用‘争章卡’鼓励学生取得小进步、小成绩,换来了学生的大进步、大成绩。”
“争章”提升自我管理
  蒋守运所说的“争章卡”,是该校改进版的“雏鹰争章”卡。过去的“雏鹰争章”活动学期初定目标,学期末看结果,战线太长,“争章”过程中学生容易松懈,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该校2011年初将“雏鹰争章”活动学期初定章、学期末颁章,改为根据学生课上、课下、参与活动表现随时发放“争章卡”。学校制定了完善的“雏鹰争章”活动方案,规定了详细的发放“争章卡”缘由。每名教干、教师都有发卡权,可以“拿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与进步,鼓励学生。“争章卡”设置为小卡、大卡、奖品三个等次,学生积攒5张小卡可以换一张大卡,每月底可以用不同数量的大卡换取不同档次的学习用品。每月每个班得卡最多的学生,可以获得“雏鹰之星”称号及奖章。
  一个小改变,产生大效益。小小“争章卡”,让每一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得到认可,成为引领学生进步的魔法棒。2011级学生程雅说:“我以前写字姿势不好,自从学校开展了‘争章’活动,我时刻记着好好表现赢‘争章卡’,很快写字姿势就端正了。”家长李菲说:“孩子对‘争章’可上心了,很快就改掉了以前懒散、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变化真大啊!”
  “争章卡”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为了“争章”,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更主动管理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内随便扔纸屑的少了,主动捡拾垃圾的多了;不良行为少了,文明行为多了;课堂上不专心的少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多了……
“争章”促进小组合作
  在2011级2班墙壁上有张分组管理积分表,详细记录着各小组“争章”积分情况。实行分组管理,小组集体“争章”,是红旗小学促进生生合作的妙招。
  学校将“争章”活动引入分组管理。管理者的评价,首先针对小组,哪个组表现最好,就给那个小组颁发“争章卡”,小组成员共享,每人一份。小组成员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够在各项活动中得到肯定、获得奖励,集体意识和合作观念不断得到巩固。
  分组管理,集体“争章”,引领学生在提升自我的同时,积极与同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班主任乔洪林说:“自从实施分组管理,集体‘争章’,学生逐渐学会了互助与合作。如,早上,组员会互相提醒整理校服,佩戴校徽、红领巾等;课堂上、活动中,组员会互相帮助,组长会督促组员认真完成各项任务。通过互助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争章”深化自主管理
  “课间是班级管理的空白期,我给班干部一部分卡,比如文明卡、纪律卡、卫生卡等,便于他们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及时奖励。”班主任王慧说,“这不仅让学生课下养成讲文明守秩序的习惯,而且培养了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红旗小学,每名管理者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学校将各种事务以有奖竞拍的形式分配给学生。政务处将室外一些难以打扫的卫生“死角”、绿化带维护等,定好卡数,经过竞拍分到各班级,班级再通过竞拍“承包”给学生。各个班级也将黑板、窗台、玻璃、走廊等“竞拍”承包,根据打扫任务难易量化卡数,责任到人。只要任务完成得好,“承包”任务的学生就能得到相应的“争章卡”。通过竞拍,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小小“争章卡”换来学生大进步。红旗小学全面实施“争章”活动3年来,学生变得越来越积极进取,课堂变得越来越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