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烹饪教育界一枝独秀

本报记者 孙军
  走进青岛烹饪学校校园,阵阵花香迎面扑来。在校长吕雪梅的办公室里,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绿萝、书刊、字画。轻描淡写处,无不透露着房间主人的从容、淡定。作为青岛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唯一一名年轻的女校长,她与青岛烹饪学校的干部、师生一起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她率领师生屡次斩获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开职业学校学生免费赴国外留学之先河。她注重教学改革,参与烹饪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的编写。这一切,使她在中职烹饪教育界一枝独秀。
  从2000年起,吕雪梅历任青岛烹饪学校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20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多少个春朝秋夕,她为了攻克工作中的棘手问题而求计问策。敏锐的思考使她能够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的状况下,烹饪学校的实习生、毕业生却受到企业的青睐。“蓝海冠名班”,“订单式培养航空、列车配餐人员”,“笑蕾、海边人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等多种办学模式,使企业能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
  2014年,在学校举办的供需洽谈会上,有70多家单位给高二实习生、高三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实习岗位与实习生人数之比达4: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之比达5:1。大部分学生在高二实习阶段就被对口企业“抢订一空”,学生就业率达100%,优质岗位就业率达到99.5%。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吕雪梅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通过积极沟通、洽谈,该校与海内外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打通了师生赴境外培训、研修、留学的渠道。在她的引领下,学校与法国、新加坡、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一些学校实现了互访、互学及合作办学。自2006年以来,青岛烹饪学校教师出国(出境)培训、交流60余人次,其中有11名专业课教师考取了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还有百余名学生出国(出境)进行研修、留学、比赛、培训。
  在交流过程中,记者不断从吕雪梅的言语中接收到“理念”、“个性”、“品牌”、“创新”等词语。生活中的她,是一个乐学、好学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个好学的人不一定能当校长,但一个校长必须是好学的人。要在学中思、思中学,把学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凡事都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正因为这样,她将学校的未来发展之路定位于“特色加精品”上。“特色加精品”,即以“技能化”为特色选择,以“精品化”为特色追求,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现代名校。自2002年开始,学校单独组队,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19枚金牌、21枚银牌、14枚铜牌。学校被评为“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获得了“全国烹饪大赛优秀组织奖”。这可谓成绩卓著。
  在生活中,吕雪梅又是一个温和、包容的女人。在闲暇凤凰彩票,她与同事们聚在一起,谈论时尚,开怀大笑,惬意无比。在微信上,她经常用一个表情、一个拥抱化解同事们心中的焦虑。她以女性特有的善良、包容为教师们营造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赢得了大家的拥戴。
  温柔的话语令人快乐,智慧的交流令人振奋。此时此刻,记者突然觉得,把所有的荣誉和光环送给眼前的这位干练的女校长都不过分。这是因为,她已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中等职业教育这块土地,将自己的幸福与学校的荣誉、师生的冷暖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采访结束时,吕雪梅告诉记者,她要与全校干部、教师和学生一起实现学校发展的“五个突破”: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方案有新突破,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国际化合作办学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有新突破,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建设有新突破,立足全省、开拓创新、发挥专业示范作用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