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莱城区:“四个一”筑起信息化“成长园”

本报通讯员 苏强 吴其林 记者 任甲斌
  “近年来,我区立足教育信息化,做大做强专项培训,先后有100余人次获省电化教学优质课一、二、三等奖,200多件多媒体课件在全省比赛中获奖,200余名中小学生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奖。2014年,方下中学乔御轩、亓润雨两位同学的作品代表省电教馆参加了全国比赛……”提及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莱芜市莱城区教育局局长张继水如数家珍。
  推进教育信息化,硬件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培训是桥梁。该区按照校校都达标、人人都会用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功能室人员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力求人人熟知标准、明白规程、善管善用,真正让教学得便利、让师生得实惠。主要做法就是坚持每年一训、一考、一评、一赛“四个一”。
  每年一训常态化。每年暑假,全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都会聚到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信息技术分期培训班,研习电子教材应用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技术,学成之后回原学校“当老师”进行二次培训,逐渐实现培训全覆盖。自2004年起,该区已举办类似培训班60余次,年均培训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300余人次。主要包括电子教材应用培训与多媒体课件培训,使参训教师能熟练使用备课软件和授课平台进行备授课,处理多媒体图片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每年一考制度化。该区每年集中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考试,分初级与中级两类,考试合格颁发合格证,作为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以此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全覆盖。考试坚持四项原则:“操作为本”,考核教师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熟练操作;“任务驱动”,以完成给定任务为主要形式,贴近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内容不分科”,不按中小学学科特点区分,重在基础应用;“内容升级”,根据硬件配备和软件的升级,考试内容也随之升级,变动情况随时通知。仅2013年,该区就新增初级资格教师120人,中级资格教师435人;累计通过初级资格教师1300余人,中级教师资格4200余人。
  每年一评实效化。按照省、市要求,该区层层组织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评选,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全区以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区直中小学为单位先行组织评选,再按一定比例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区级复评,择优参加省、市级评选。该区还组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电化教学优秀个人评选,为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成长搭台子、架梯子。仅2013年该区就有44件作品在全省青年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信息化评选中获奖;综合高中闫振霞老师获全省特等奖,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2名教师在山东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每年一赛展示化。方下中学、口镇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获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奖;凤城高中杨维国老师两次在全国自制教具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莱师附小、方下中学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这些成绩源自该区每年一赛的经常化。该区还每年定期举办电子教材教学应用大赛,组织参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大赛,组织广大教师利用电子教材系统进行备课、制作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互惠共赢,相得益彰。